门巴族曲科节
2013年11月15日
门巴族是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确认的一个少数民族。所谓“门”即指西藏的门隅地方;“巴”藏语指人。“门巴”便是门隅地方的人。在林芝地区门巴族主要聚居在墨脱县和林芝县排龙门巴族乡。门巴族人口约5万人,其中中国实际控制区8923人(2000年统计)。其余生活在错那县南部的印控区。
门巴族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琬。兼营牧业,辅以狩猎和采集。门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有自己的语言,无本民族文字,方言差别较大,多通晓藏语。普遍信仰藏传佛教。
据藏文史籍记载,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繁衍生息。门巴族聚居的门隅地区,历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公元七世纪,门隅即属我国吐蕃地方政权的版图。13世纪,错那以南的门隅地区作为西藏的一部分正式归入中国版图。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上与藏族有着密切联系,长期使用藏历、藏币。
门巴族的节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宗教节日,一类是岁时年节。曲科节属于宗教节日,在每年的六月庄稼成熟时举行。过节时人们聚集起来,举行隆重的朝拜仪式,然后在喇嘛和扎巴的带领下,背经书举经幡,围绕村庄和庄稼地转一周,祈求神灵保佑,人丁兴旺,庄稼丰收。群众自备酒饭,在地头田间载歌载舞,整个活动进行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