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封龙节
2013年12月20日
每年夏至节气过后的第一个“辰日”,是闽东畲族传统的封龙节(也称“分龙节”)。据说这一天玉皇大帝要分封天下龙公,让它们明确各自的管辖范围,适时适量行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庇护一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当天畲族人视之为“集福建醮保禾丰收”的最好的祭祀日。
尽管龙公们能呼风唤雨,令人敬畏,但传说它们却都很忌怕铁器,因此,在过去的传统习俗中,每到这个时候,闽东的畲汉乡亲都不可操持铁制农具下地干活,于是这一天实际上成了农村的休息日。
酷爱唱歌的畲族群众就充分利用这一天,“与龙同乐”。他们走村串寨,盘诗对歌,寻亲访友,尽情欢乐,分龙节成了畲民的歌节;一些畲民经常聚会的地方还自然成为传统的歌场。每年到了分龙节这一天,十里八乡的畲民就在有歌场的村寨相聚,邻近县市的畲族乡亲也循声而至,慕名而来。正是:你分你的龙,我唱我的歌,分龙节对歌,其乐也融融!
随著时代的变迁,畲族人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封龙节”的很多陋习都被摒弃,但盘歌活动却依然延续不断。不仅如此,过去那种纯祭祀的盘歌内容也逐步延伸到歌唱生活、歌唱爱情,表达对新生活的向往。一些地方,青年男女也通过这个机会,以歌会友,交流思想,表达爱慕之情;有的地方还有意识的通过“封龙节”组织活动,以歌会搭台,传递致富信息,开展经贸活动,使“封龙节”歌会活动融入了新时代的特征。
对畲家人来说,最有趣的是“盘歌”,即畲族男女青年通过对唱山歌谈情说爱的一种方式,也是同族人探亲联谊的一种文娱活动。每当村中来了年轻客人,大家都拥过去,本村的异性歌手们就要出来,围着客人唱山歌,表达欢迎之情。而客人也要高歌应和,感谢主人的热情,介绍一路见闻。双方如此你来我往地对唱称为“盘歌”,当天“盘”不完,第二天可以继续,如果盘歌双方旗鼓相当,往往要从晚上盘到天亮,甚至连盘几个晚上。
据了解,畲歌可分叙事歌、小说歌、传统山歌和现代山歌四种类型。叙事歌中有的反映本民族的斗争历史,歌颂民族祖先的英雄业绩,一般由有名望的歌手在祭祀时歌唱,或由老族长边唱边讲述,如《高皇歌》《麟豹王歌》。也有反映历代王朝兴衰成败及其封建统治者带给劳动人民无穷灾难的《末朝歌》《封金山》《元朝十八帝》《灾荒歌》等。畲族小说歌则是畲族民间歌手对族内外历史人物或艺术虚构人物的歌唱,有的是根据本民族流传的英雄人物编写的长篇叙事诗,如《钟良弼告阻考》;有的根据汉族章回小说或评话唱本改编,如《白蛇传》。
传统山歌是畲民族中最丰富多彩、最生动活泼、最有生活情趣的民间歌诗,大部分是临时即兴,随编随唱的心声,寓意深刻,比兴动人,充分展现了歌者的才华。畲族地区大都是革命根据地,解放前,畲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革命根据地,编唱出许多激励人民参加革命斗争的歌言,如《十送郎》《1934年革命歌》《红军带领万人众》等。新中国成立后,畲族人民高唱时代新民歌,如《我爱畲山好地方》《十望宁德畲村》《畲山路》等。畲歌就是这样演义着畲族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