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闹鱼节
2012年08月15日
每年农历六月十八日,是苗族人民的闹鱼节,是“尝新节”的高潮。“尝新节”又叫吃新节、新禾节,在大苗山,其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红水乡良双苗寨的“闹鱼节”始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有四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了。
良双苗寨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红水乡西北部,村中住有苗瑶两种民族,共有七百多户。传说当初良双村只有洞寨和牛塘两个屯,那里鼠兽很多,病虫害时有发生,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日村里的人便以“闹鱼”的形式,寄托消灭鼠兽和病虫害的心愿。
每当节日到来的前一天午夜,人们就站在高坡上不停的呼喊,迎接这良辰吉日的到来。
节日清早,姑娘们就到溪边梳洗打扮了。梳洗完毕就整装着衣。下午二时,“闹鱼”活动开始,名曰闹鱼,实是闹人。开始,两个寨子的群众都排列成队,让一群青年小伙子走在前头,每人手中拿着一根顶端留有叶子的小树,慢悠悠地沿着河岸两边行走,一步一喊,十步一停,不停地“呀呜!呀呜”地喊,当走到约定的闹鱼地点时,约有四十名小伙子从人伍中走出来,围着圈儿不停地打转转,一边用脚蹬地,一边念口决,这样闹腾半个多小时,只见一长老从人群中站到河,将象征农药的树叶子撒下河中,紧接着两个汉子便跳入河里,用茅草捆住腰,相互抱紧在水中翻滚,假装被药物所毒,陷入昏迷之中,喊喊叫叫,停停滚滚,以供人观赏。
这时,活动进入了高潮,人们抬来几筐鱼,遂一放入水中,男人们不分老少,纷纷下河“闹鱼”:有的抢鱼,有的泼水……弄跃腾跳,“呀呜,呀呜”地叫个不停,阵阵声浪震荡了整个岩谷,人们沉浸于一片狂喜之中。这样的不断舞弄着,整整持续一个多小时,直至河中翻滚者翻下滩头为止。
“闹鱼节”的节目中最为有趣的是“坐妹”、斗马、斗鸟了。节日之夜,青年男女在火堂围坐在一起,对歌打油茶。互相对话、玩笑。一来二去,如果相爱在心底,就可以寻个机会走出吊脚楼,来到山坡、草地、或小河边,浴沐着柔柔月光,相互倾诉心中的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