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壮族蚂拐节

2013年03月28日

    3月27日,广西南丹县在素有“中国板鞋舞之乡”美誉的吾隘镇那地村举行一年一度的壮族蚂拐节,当地壮族群众自编自演,以祭祀蚂拐和唱蚂拐歌、跳蚂拐舞、埋蚂拐等形式,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四季人畜兴旺。区内外近5000多名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领略民间民俗文化的魅力。

    “蚂拐”是壮族群众对青蛙的俗称,是壮族崇拜的图腾。相传,蚂拐女神是雷王的女儿,掌管雨水,使大地风调雨顺。有一年壮家有个叫东林的青年,因为丧母而痛苦不堪。他听到屋外青蛙“呱呱呱”的叫个不停,一时烦躁难耐,就用热水把青蛙浇得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从此,青蛙不叫了,天再也不下雨了。人间便开始大祸临头。东林吓坏了,去求神祖布洛驼河神母妹洛甲,得到神训应向青蛙女神赔礼道歉。于是东林赶紧在大年初一敲起铜鼓,请青蛙女神回村过年,又请千人为死去的青蛙送葬。以后,人间又得到青蛙女神的保佑,风调雨顺。从此巴马东兰的壮族人年年要过蚂拐节,祭祀蚂拐。

    壮族“蚂拐节”主要流行于河池市红水河流域的南丹、天峨、东兰等县,每年春季,这一带的壮族群众都举行“蚂拐节”活动,人们敲着铜鼓成群结队去田里找冬眠的青蛙。据说,先找到青蛙的人是幸运的,被誉为雷王的女婿“蚂拐郎”,成为该年蚂拐的首领。首领要带着大家点燃烟炮,以向雷王报告人间祭蚂拐的喜讯。人们把这只青蛙接回村,放入花轿中。白天孩子们抬着青蛙游村,向每家每户贺喜;晚上,则抬到蚂拐亭下,人们跳蚂拐舞和唱蚂拐歌,以示为蚂拐守灵。守灵、游村的活动进行到第25天后,蚂拐节便进入高潮。这天,人们选择吉时,抬着花轿到青蛙下葬的地方,打开去年葬蛙的宝棺,如果青蛙的骨头呈金黄色,便预示今年是好年景,全场顿时铜鼓齐名,同声欢呼。如果蛙骨呈灰色或黑色,便表示年景不好,于是人们就烧香祈求消灾降福。接着举行新青蛙的的下葬仪式。葬礼之后,男女老少一起围着篝火唱歌舞蹈,送蚂拐的灵魂上天。这一夜,人们对唱山歌、敲铜鼓比赛和跳面傩舞等,青年男女还通过在“蚂拐节”上对唱山歌找到自己心仪的恋人。大家尽情狂欢,通宵达旦,整个“蚂拐节”活动就结束了。这一过程,如今大多地方已经从简不盛行了。

    2006年,壮族蚂拐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承办今年“蚂拐节”的吾隘镇那地村,是广西河池市壮族民俗民间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之一,这里的村民家家都挂着板鞋,男女老少没有一个不会跳板鞋舞的。那地村的板鞋舞曾经五次在广西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得金奖,还在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得表演金牌。(大恩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