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白族三月街民族节

2011年04月26日

    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南大理白族三月街,也叫大理三月会,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街期,每年夏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云南大理城西点苍山中和峰麓举行。三月街既是滇西最大规模的物资交流盛会,也是滇西风格独具的民族体育和文化娱乐盛会。

    大理三月街古称观音市。三月街形成集市,是在唐永徽年间(公元650~655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唐代,南诏国都城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不仅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南诏国与东南亚储古国进行文化交流、贸易通商的重要门户。当时佛教已传入南诏,南诏白族先民对观音菩萨极为崇拜。三月街起源,有的说是出自一个佛教故事。相传很早以前,洱海一带有一个罗刹魔王,每天要啄吃三十多人的眼睛。观音菩萨看见白族人民受苦受难,用法术斗倒魔王,把他缚在宫殿的大柱子上。为了纪念观音的善行,白族人民在观音菩萨下凡的夏历三月十五日这一天搭棚诵经。“年年三月十五日,众皆聚集,以蔬食祭之,名曰祭观音处,后人于此交易,传为祭观音街”。这是最早的三月街,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之后,三月街逐渐由宗教庙会演变为民间物资交流会。明代白族史学家李元阳的《云南通志》中记载:“观音市,三月十五日在苍山下贸易各省之货。自唐永徽间至今,朝代累更,此市不变。”清代,三月街达至空前的规模和盛况。

  还有一种传说是,洱海住着一个名叫阿善的渔民。有一天他驾船捕鱼网网皆空,便弹琴悲歌起来,哀怜的乐曲感动了洱海龙王的三公主阿香。她来到船上帮着撒网,每网都是满满的大鱼。在劳动中阿香表示了对阿善的爱慕之情。阿善将阿香带回家中建立了美满幸福的家庭。三月十五日,天上一年一度的"月亮街"街期到了,各种神仙齐会月宫。阿香变成一条金龙,驮着阿善也来到了月宫赶街。他俩见到"月亮街"上摆满了珍珠宝玉、云丹仙草,就是没有鱼网农具。他们回到村里以后,向乡亲们说起天上月亮街的情形,大伙提出要把天上的月亮街搬到人间。从此每逢夏历三月十五日,人们便在点苍山脚下摆起街场来了。

  不管三月街的起因如何,在漫长的岁月中,三月街已成为白族人民一年一度的重大节日。今天的三月街已发展成为物资和文化交流的盛会。赶会的除白族以外,还有彝、藏、傈僳、纳西、怒、回和汉族。大理三月街热闹非凡,街上彩旗林立,帐篷相连,商品琳琅满目。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潮水般涌到这里,挑选可心的用品,也带来自己的土特产品在市场上出售。三月街上最吸引顾客的民族特需用品专柜上,有白族妇女缝领褂用的丝光平线;白族姑娘们心爱的手镯、耳环、珠链、围腰链;藏族同胞喜欢的毡帽和酥油壶;纳西族、彝族需要的花边彩带等等,丰富多样,应有尽有。

    三月街也是白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的大舞台。会期,歌舞不绝,戏曲连台,传统的赛马、赛龙船、耍霸王鞭、白族古调等极富民族风味的活动吸引着白、回、汉、藏、彝、纳西、傣等民族前来对歌跳舞,彝、白、回、藏各族还要赛马欢歌,每天达十万人次以上。每年都有英、美、德、意、日、港、澳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和同胞前来游历观光。

    三月街还是白族青年男女结识相会、谈情说爱的佳期。在大理,情人相恋的美好去处,莫过于蝴蝶泉。一对青年男女为坚贞不渝的爱情而跳潭化蝶的传说,使蝴蝶泉成为大理地区最富浪漫色彩的胜景。上世纪50年代,以蝴蝶泉为背景的电影《五朵金花》及其主题曲传遍全国,至今家喻户晓,人人会唱。

    1991年,大理白族自治州把三月街定为“三月街民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