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安远“过火炼”:踏火祈福求平安

2014年01月08日

    江西安远的“过火炼”又称“下火海”,属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道教文化的一项绝活。多年来,人们带着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开展这种传统民俗活动。

  源于祈福仪式

  近日,夜幕降临后,安远县车头镇官溪村庙堂前挤满了前来观看“过火炼”的群众,头戴道帽、身穿道服的表演者把双脚往盆中的祭水中浸过之后,赤脚快速走过12米长通红的木炭“火炼”,表演者脚底下火星四溅,却丝毫未烫伤,让人惊叹不已。

  “过火炼”作为民间的一种祭祀活动,既吸收了殷周时代的巫祝祭祀鬼神、先秦的方仙之说,又吸纳了春秋时代的阴阳五行家、道家、儒家等学派思想,是道教混元派文化遗产的结晶,由于贴近民间群众生活,不仅流传于国内,在东南亚很多国家都盛行。

  相传,“过火炼”是在明朝时由雄十四郎、雄十四娘传入安远,在清朝和民国时最为盛行。当时科学欠发达,安远各地的百姓便以民间庙会牵头,举行三至七天不等的斋蘸法事,祈求风调雨顺、驱瘟断煞、国泰民安。而“过火炼”是斋蘸法事的高潮,最精彩的时刻。

  神秘的传统民俗

  这项一般在民间的庙堂、宫观做庙会时表演的绝活,平时很少看到。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有些旅游景区会不定期地请“过火炼”到景点表演,每次表演都能吸引大批游客观看。

  “过火炼”是由师傅一人或师徒多人,甚至信教群众代表共同参与表演的一项绝活。表演者也叫“红头道士”(“阳师”),从烧得通红的“火炼”上走过,脚底板却不会烫伤。更为神奇的是,在“红头道士”的带领下,一般的信教群众也可赤脚走过通红的“火炼”而安然无恙,带着强烈的神秘色彩。

  表演前,在开阔的场地上挖一条长沟,在沟底铺上柴草、木炭。准备工作做好后,点燃柴草将木炭烧至通红,形成一条12米长的“火炼”。表演者口中念念有词,随后将双脚在祭水中浸一下,赤脚踩在通红的木炭上,快步走过“火炼”。在未撤神坛之前,信教群众也可在师傅的带领下赤脚走过通红的“火炼”。表演结束后,任何人不得再做表演,否则会发生意外。

  期待破“茧”重飞

  作为道教历史时期的文化产物,“过火炼”展示了远古时代安远先民敢上刀山下火海、求生存求发展的大无畏精神,对研究当地社会发展、文化交流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一代的“阳师”都已过世,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在转变,欣赏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逐渐消失,安远“阳师”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如果没有采取有力可行的保护措施,“过火炼”这一传统民俗将有失传的可能。

  为了保护“过火炼”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安远县现已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组织有关部门、专家,收集、整理、拍摄“过火炼”表演相关的录像、图片等原始资料并进行建档;对现有传承人、尤其是代表性传承人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等;定期组织“过火炼”表演者在大型活动中进行表演,进一步扩大这一古老艺术的影响力。相信不久的将来,安远“过火炼”将以一颗璀璨文化宝珠的形象展示在人们面前,不断得到发扬光大。(来源:赣州文明网 作者:黄崇发 黄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