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上林县三里镇歌圩红火山歌“潮”
2012年11月27日
广西上林县三里镇每3天有一个圩日,从2010年开始,人们赶完圩后就在集市旁的岔路口对起山歌,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山歌会,从一开始的几十人,发展到最多有上千人,包括很多从来宾、宾阳等地来的群众。两年多来,歌圩从未间断。
一些群众席地而坐听山歌对唱。
今年11月7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歌会的场地——离三里镇集市约400米远的一个岔路口,路边摆着20多把椅子。住在附近的居民说,歌圩一般从上午11时唱到下午5时,椅子是他们拿来给歌手坐的,还有一家商店经常免费给歌手提供矿泉水。
歌手们两人一组,唱起了山歌。听众有人站有人蹲,有人找张纸垫着席地而坐。不到一个小时,就聚集了300多人。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农民歌手很“潮”,国家的富民政策张口就来,一对就是几个小时。
三里镇文化站站长韦家林说,2010年,群众到三里赶集后,在集市旁一条宽约5米、长不到50米的小街道里对歌,开始只有几十人,后来有几百人,其中一半来自上林各乡镇,另一半来自来宾、宾阳、马山等地,大多都是专门来赶歌圩的。今年8月,文化站工作人员和岔路口旁的居民把赶歌圩的人引导到岔路口,来的人就更多了,最多时逾千人。
歌圩没人进行管理,但却有一个“负责人”。67岁的覃桂福是三里镇龙联村人,他唱山歌几十年,认识很多地方的歌手。三里开始有歌圩时,外地朋友向他打听情况,他邀请朋友来对歌,还请本地歌王和他们对。后来,他的电话就成了“歌圩热线“,很多人和他联系好才到歌圩来。歌会上他会根据歌手年龄、擅长领域等给他们安排对手。山歌歌词都是群众即兴创作的,很多人在歌圩上结成了朋友。
三里镇云姚村和森隆村参加对歌的村民关系就很好,农忙时节大家互相帮助,休息时还在田里对歌。而三里镇龙联村的潘黄江交到很多忻城的朋友,11月6日,他和6名村民包车到忻城迁江镇,和当地歌手从中午12时对歌到下午5时。第二天,迁江歌手又包车到三里歌圩找他,一见面就对上歌:“青水河(在上林)鱼跳,万寿溪(在忻城)虾欢,同一衣带水,恩义两情深……”
“现在的山歌能听到歌手家乡的变化,以及最新政策和新闻等,很吸引人。”86岁的来宾人蓝先生的家离歌圩要1个小时车程,但他专程到三里听山歌已经两年了,他喜欢听歌手唱关于养老保险的山歌。
蓝先生说,得益于国家有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他这个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能在晚年像领工资一样领到钱,真的很高兴,而一些领到养老金的歌手用山歌将这个情况唱出来,还唱了来宾通路到上林等变化,都是他亲身感受的,越听越亲切。
“大家喜欢听,我们也爱唱。”44岁的女歌手蓝凤耀是大家公认的高手,她以前喜欢唱情歌,有一次代表家乡白圩镇去县里参加比赛,唱有关计划生育的山歌拿了奖,后来她就“主攻”宣传新政策的山歌,很受大家欢迎。
韦家林说,镇政府已计划在镇中心修建一个大广场,建好后会把歌圩引导到广场去,希望到时候更多的人包括年轻人能加入进来。(广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