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湖南永州李雪梅:中国女书书法艺术创作第一人

2013年09月11日

    走进李雪梅这间30余平方米的书画室,一幅用女书写成的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代表作《大唐中兴颂》便跃入眼帘,笔迹娟秀,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房间内,身穿橙色外套、头扎马尾的李雪梅,正和往常一样在研习女书书法。“只有不断学习,方可进步,女书书法才能被众多人知晓。”作为女书传人,李雪梅因将书法融入女书,被称为“中国女书书法创作第一人”。 

    今年38岁的李雪梅出生于湖南永州的一个乡村,自幼酷爱书画,不到20岁就能书写各类书体。

    巧合的是,被誉为“世界之奇”的女书亦与永州有缘,早年流传于永州江永县,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性别文字,由当地妇女创造、专用的文字。“女书”一般书写在自制的手写本、扇面或刺绣在布帕上,为自娱自乐、歌堂对歌、书信往来、宗教祭祀、结拜姊妹、诉写苦情、记传等用。2005年,女书以“全世界最具性别特征文字”被收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2006年,女书习俗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到如何与女书结缘,李雪梅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我第一次知道女书,是在读初二时。看到祁阳县电视台转播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当时觉得这种字很稀奇。正式研究女书是从2002年开始的。女书是我们永州也是世界上难得的文化遗产。”

    最初,她书写女书文字仅源自好奇。2006年,湖南省文化厅一位领导看了她的书法后,说了句,你的书法很不错,如果用心研究女书文字,既可把女书发扬光大,又可成就你前所未有的女书艺术事业。李雪梅说,她有茅塞顿开之感。

    最初,李雪梅根据永州文化的过往资料,以及女书研究学者、武汉大学教授宫哲兵编撰的有关女书的书籍,认真研读女书历史及书写表意。“刚开始也不认识,写起来特困难,写的又慢,只能慢慢找资料理解它的意思。”她说,“这个就像学英语一样,只能一点一滴的积累。”为了学习、研究女书,李雪梅几乎走遍了江永的山山水水,先后数次到江永女书园请教胡美月、何静华等女书传人。还先后数十次到北京、武汉等地请教拜访有关专家、学者。

    如果说书法家与常人有何不同,最明显的不同就在于书法家把写字当成一种艺术,或浓或淡,或渴或枯,且锋且钝都是一种美的创造,内心的彰显。而常人写字最主要是交流而已。女书一直是做传播交流之用,从未有人认真发掘过女书的艺术价值。李雪梅正是以敏锐细致的眼光发现了女书这一块完好无缺的原始璞玉,并用心雕琢女书书法,将隶书、篆书等书法字体融入女书。经过雪梅“改良”后的女书,既有甲骨文的天然质朴,又有钟鼎文的秀雅。

    业内人士对此评价道:“李雪梅的智慧和韧性,表现其将女书从甲骨文到美学上的改良,使这一种只在女性之间流传的神秘文字,具有书法的气韵和线条的质感,与原始女书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2007年,时年90岁的最后一位女书自然传人阳焕宜去世。李雪梅获悉消息后,紧迫感顿时涌上心头,她决定创作一幅女书书法长卷。经过3年的辛勤笔耕,她在用去1000余张宣纸、20余公斤墨汁后,一卷共计6万多字的420米女书书法长卷问世,并于2010年荣获世界吉尼斯纪录,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女书书法长卷作品。对此,著名女书研究学者宫哲兵认为:这不仅填补了历史空白,还为后人研究、传承女书提供了很好的参照物。

    此后,李雪梅又将《金刚经》、《弟子规》、《岳阳楼记》等翻译成女书文字,并分别制作成女书书法长卷,共10万余字、千余米。她认为:“用书法形式展示女书,使女书推广不再局限于表意传播,更能成为一种全新的书法艺术,流传甚久。”

    目前,李雪梅正计划用10年时间将《圣经》制作成女书书法长卷。而对于女书未来的发展,她希望相关部门能培养一批女书爱好者,专注研习女书,进而传承。(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