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潜海第一砚”蛟龙砚首次亮相
2014年03月17日
“中华潜海第一砚”蛟龙砚昨天(3月16日)首次在北京亮相。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当天举行了蛟龙砚交接仪式。
2013年9月19日,我国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带着中华民族探索海洋的神圣使命,在历时113天圆满完成海试任务后从太平洋顺利返航。“蛟龙号”此次远航搭载着一方用端石制作的蛟龙砚。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方畅游大海的砚台,也因之成为“中华潜海第一砚”。
“蛟龙砚”整体设计为“四水回归”:砚池采用汉代皇家藏书楼石渠阁四面环水的造型,所以又称四水归源,砚边浅刻水波纹,象征现今四大洋,寓意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和世界的和平安宁。砚额刻篆书“聚砚斋”三字。砚背浮雕蛟龙戏珠,灵珠为天然石品活眼巧作,象征“蛟龙号”的远洋海试是为了探求采撷海洋科学这颗璀璨的明珠。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会长刘红军将军亲笔题铭“蛟龙砚”三字。
该砚由著名砚雕大师吴笠谷精心设计制作。吴笠谷是当代学者型砚雕家代表人物,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制砚委员会主任、高级工艺美术师,著有《赝砚考》、《名砚辨》两本砚学专著,是确立“砚学”概念的首位提出者。他于2012年创作的“中华飞天第一砚”搭载“神九”送往太空,成为砚雕作品送上太空的第一人。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赵德润先生在交接仪式上表示,中华砚台搭乘“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又跟随“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入洋探海,借现代高端科学技术宣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