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造型各异:古灯上藏着大千世界

  最让人赞叹的是古灯的造型艺术。古灯上有山水,有花卉,有云纹,有俯莲,有仰莲,有亭台,有楼阁,有串珠,有佛龛,有须弥座,有人物,有动物,有生活用品。有的呈秤砣状,有的呈酒壶状,有的似靠椅,有的像圆鼓。有的石灯,显然具有宗教色彩,是专门供宗教活动使用的。

  人物造型的古灯数量不少。有半蹲式的,有下跪式的,有托举式的,有合抱式的,有的人像被刻成了裸体,这与西夏陵出土的碑础座风格颇为相近。有的人物鼻子较长,眼角向上,嘴角向下,头戴毡帽,眼睛圆睁。有的把古灯刻成人俑形,似在向主人献殷勤。记者看到两个人俑灯,其中一个头顶一个灯,两只手各托举一个灯,而另一个则稍有不同,除了头顶灯外,一只手托举一灯,另一只手则按在膝盖上。有的石灯四面都刻有乐伎,分别吹拉弹唱,似乎在表演一曲动听的音乐。

  动物造型有狮、猴、龙、蛇、牛、羊、鱼、青蛙等,以猴子造型最多,约占总数的一半以上。细看石灯上的这些猴子,有的背靠背,有的面对面,有的肩并肩,有的相互搂抱,有的大猴抱小猴,有的大猴背两只小猴,有的背一只小猴、领一只小猴。这些“猴灯”,一般都将灯碗置于顶部,所不同者,有的是用头顶,有的是用双手举,有的是一只猴托举,有的是多只猴托举,猴子或坐、或蹲、或跪、或站,姿态各不相同,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

  功能多样:古人的智慧在古灯上闪光

  古灯有一个发展、演进过程。总的趋势,造型上越来越精巧,功能上越来越完善。有的古灯,不仅是艺术品,而且蕴含着科学原理。有的古灯,根据生产、生活需要,变换了许多品种,做了许多改进。记者在刘登武收藏的古灯中就看到了省油灯、防鼠灯、走马灯、水动灯、环保灯、长明灯等多种灯具。有的灯,不仅有灯捻,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亮度、风向。有的古灯,有多种装置,既可挂在空中,又可摆在台上。有的灯外加透气的金属孔罩,可以保证灯油充分燃烧,防止灯烟直冲出来。

  记者注意到一个鼓状的陶瓷灯。这个鼓形灯的侧面有一个繁体的“卫”字。上面有两个孔,一个是注油的,一个是放灯捻的。不用时,可将两个孔堵死,随身携带,相当方便。

  有一个非常漂亮的青花瓷灯,堪称是环保灯。这个灯实际上由几个部分组成:一件上面有完整的灯座、灯柱、灯碗,另一件则是灯罩,呈四方形,也是青花瓷的。刘登武说,这个灯是不需要吹熄的,只要把灯罩一罩,灯就慢慢熄灭了。还有一件雕刻精美、上有提钮、类似鸟笼的瓷器,也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刘登武认为,这个瓷器应该是个灯罩。

  刘登武向记者重点介绍了一个“省油灯”。这个被鉴定为宋代的古灯,有个夹层,中间注油,夹层注水。水起降温作用,可节油三分之一左右。

  承载信息:顽石被赋予多种灵性

  在古代,人类抗拒灾害、征服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于是,有人便将希望寄托在鬼神身上,祈求借助鬼神的力量来实现自己无法实现的愿望。这样,人与神之间、人与鬼之间就需要交流、沟通。交流、沟通,就要有渠道、有载体,而有些用于祭祀、宗教活动的古灯就成为这样的载体。人们希望通过制作、供奉古灯,表达某种愿望,架通与鬼神交流的桥梁。这也正是有石窟艺术之乡美誉的甘肃、宁夏的部分石窟及寺庙中发现较多石灯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些古灯,只是表达某种信念、愿望、追求。在甘肃、宁夏等地发现的石灯中,为什么“猴灯”有那么多?就因为这些“猴灯”反映了当时人们向往荣华富贵的愿望。“猴灯”,反过来说就是“灯猴”,这正与“登侯”谐音,有登上侯爵之位的祝福。而背着猴、领着猴,则有“辈辈封侯”、“代代封侯”的寓意。刘登武告诉记者:在甘肃平凉一带,至今还有这样的风俗:新女婿到岳父家过年,有的岳父母要用粘黄米捏成一个猴顶灯,让新女婿吃下,希望女婿将来有个好前程。

  “灯是与普通老百姓最亲、最近的生活用品之一。它们承载了一段历史、凝聚着一种文化。”刘登武说。(据光明日报)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