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快板的来历、艺术、特点

2012年03月08日

    "快板"这一名称出现较晚,早年叫做"数来宝",也叫"顺口溜"、"流口辙"、"练子嘴",是从宋代贫民演唱的"莲花落"演变发展成的。与"莲花落"一样,起初是乞丐沿街乞讨时演唱的。作为乞讨时的演唱活动,历史相当久远;作为艺术表演形式,就比较晚。

    快板的由来

    说起快板的来由,有这么一段传说。云游客《江湖丛谈》说:敝人曾向彼辈探讨,"数来宝"艺人为什么供奉朱洪武为祖师爷?据他们所谈,朱洪武系元朝文宗时人,生于安徽省濠州钟离县。父名朱世珍,母郭氏,生有四子一女,三子因乱失散,女已出嫁。四子即洪武皇帝,自幼异于常人。都说这个婴孩不是寻常人物,将来定然出色……朱洪武名叫朱元璋,字国瑞,到了他会说话的时候,叫爹爹亡,叫娘娘死,剩下他一人,跟他王干娘度日,及其长大,送往皇觉寺出家,长老给他起名元龙和尚。长老待之甚厚,庙中僧人待之甚薄,长老圆寂后,僧人将朱元璋驱逐出庙,他王干妈将他送到马家庄给马员外放牛。放牛之处为乱石山,但他时运乖拙,牛多病死,或埋山中,或食其肉,被马员外驱逐。王干妈又因病去世,朱洪武只得挨户讨要。因他命大,呼谁为爷谁就病,呼谁为妈谁亦生病,后钟离县人民皆不准他在门前呼爷唤妈。朱洪武在放牛之处自己悲伤,十几岁人,命苦运蹇,至谁家讨要谁家之人染病。不准在门前喊叫,如何乞讨?他忽见地上有牛骨两块,情急智生,欲用此牛骨敲打,挨户讨要。于是天天用此牛骨敲打,沿门行乞。钟离县人民皆恐其呼叫爷妈,每闻门前有牛骨声至,都将剩的食物拿至门前,送给朱洪武。直传到今日穷家门的乞丐,都不向人呼爹唤妈,即其遗传也。 

    社会人士管那牛骨叫牛骨头,穷家门的人管那牛骨头称为"太平鼓"。上有小铜铃十三个,亦为朱洪武所留。相传有一个铜铃能吃一省,有铃十三个能吃十三省也。 

    "数来宝"艺人的这类说法多有推今及古的色彩,只可聊备一说。

    "数来宝"见诸文字记载相当晚。《北平指南》说:"数来宝",昔日名曰"善人知",衣裳整破均有,供奉朱洪武,手持竹板,亦有持牛骨者。收养门徒,按户索说讨钱。近来天桥等处很多,有依此为艺,设场演述者。 

     "数来宝"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沿街乞讨演唱,二是"撂地"卖艺,三是舞台演出。 

    旧时北京天桥有"数来宝"场子,但不固定。皆因"数来宝"挣钱不多,出语粗俗,不大容易招来观众,场主不愿租给"数来宝"艺人。他们见哪里有空地,就在哪里说,久而久之,也占一席之地。天桥"数来宝"艺人中较出名的有小海和曹麻子。云游客《江湖丛谈》载云:"小海是久占天桥,至远到隆福寺、护国寺、土地庙赶个庙会,从不出北平的。曹麻子是专走外穴,北平要不挣钱,就往各村镇去赶集场、庙会。天桥虽然还有些个说数来宝的,但是艺术不强,比不上小海、曹麻子,亦没有人注意。” 

    快板的演出形式 

    过去艺人们沿街卖艺时,经常见景生情,口头即兴编词。他们看见什么就说什么,擅长随编随唱,宣传自己的见解,抒发感情。从编、演,到传唱,比什么形式都迅速。后来发展到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从表现形式看,有一个人说的快板书,两个人说的"数来宝"和三个人以上的"快板群"(也叫做"群口快板")。 

    从篇幅看,有只有几句的小快板,也有能说十几分钟的短段,还有像评书那样的可以连续说许多天的"蔓子活"。 

    从方音看,有用普通话说的快板。"数来宝",也有用天津方音演唱的天津快板。此外,一些地方还用当地方音演唱类似快板的说唱艺术形式,如陕西快板、四川金钱板、绍兴莲花落等。 

    从内容看,既有以故事情节取胜的,也有一条线索贯穿若干小故事的所谓"多段叙事"的,还有完全没有故事的。 

    从韵辙看,既有一韵到底的快板、快板书,也有经常变换辙韵的"数来宝"。 

    快板的艺术手段 

    "包袱"、"夸张"、"铺陈"是快板常用的艺术手段,但也并非是快板所"独有"而在其他艺术形式里"绝无"的,这些艺术手段,对快板艺术特色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1)包袱快板,特别是"数来宝",具有幽默诙谐的艺术风格,跟相声艺术一样,"包袱"是结构情节、刻划人物的重要手段。"包袱"是相声艺术的生命线,无"包袱"即不成其为相声。快板里虽也经常使用"包袱",但有时却以情节,人物见长,"包袱"居于次要地位。 

    (2)夸张快板里夸张不仅用来组织"包袱",而且用来为描写增添色彩,使之鲜明生动,有时两种作用兼而有之。如李白的诗里说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事实上,决不会有三千丈的白发。但人们在生活里承认它不会有,而在艺术欣赏中却理解它的存在,夸张之妙就在这里。如前所述,作为语言艺术的夸张,既不能信口开河,又不能不扩大,因此,常常是大处合理,小处不能死抠。

    (3)铺陈快板书以叙述为主,描写成分很多,常常运用铺陈手法进行渲染,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鲜明、生动。(中华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