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泥塑大师夏吾角:魂牵梦绕的黄南泥塑

2012年03月14日

    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是有名的热贡艺术之乡,夏吾角便出生在这片充满艺术气息的土地上。他从小跟着父亲学习泥塑、唐卡、壁画等技艺,长期的耳濡目染,使他深深地喜爱上了热贡艺术。

    泥塑工艺美术大师

    雕塑在藏族艺术中占有显要的地位,它主要包括泥塑、木雕、砖刻等,其中泥塑最为普遍。夏吾角认为,每个人的表现手法不同,作品风格便不同,只有多学习、创新,才能使产品独具魅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1986年,他师从黄南州著名的热贡艺术大师登丁,使得他的泥塑技艺大增。回忆起当初跟随登丁大师学习泥塑的情景时,夏吾角说:“登丁大师那时已经很有名望了,可是只要我去求教,他都会很耐心地教导我,那段时间的学习对我帮助很大,我能在泥塑行业里做出一些成绩,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教导。我很感激登丁大师。”

  如今,二十多年的泥塑创作生涯,夏吾角已成为个中翘楚,他将热贡艺术和民间手工艺风格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创作出了上万尊形态各异的泥塑,作品不仅被青海本地的寺院收藏,在北京、甘肃等地的寺院里也能见到他的作品。不仅本地人会慕名前来向他学习,甚至连甘肃、四川等地的群众也会不顾路途遥远,前来求教。

  第二届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中国西部“高原之星”艺术大赛一等奖、首届中国民间艺术百绝群英会金奖;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黄南州热贡艺术常务理事……当各种荣誉纷至沓来时,夏吾角没有沾沾自喜,这个藏族汉子知道,这些仅仅是自己文化产业起步的一个阶段。

    每尊泥塑都是绝品

  泥塑作品《文殊菩萨》是夏吾角2005年创作的,它高1.5米左右,体态丰满、线条流畅、神态安详,看上去金碧辉煌,抚之则温润细腻。如果不是事先知晓是泥塑,根本看不出是用泥土塑造而成。

  黄南泥塑制作时采用的原料都是当地的红胶泥,在其中加入棉花并砸绵后,再开始制作。夏吾角说:“把加入棉花的红胶泥砸绵这个环节很重要,因为这样可以使做出的泥塑有很强的韧性,佛像不易碎裂。”首先要制作佛头,再根据佛头大小,来确定身子(泥胎)的比例,这较能考量制作者技能,正所谓“熟能生巧”,做得多了,再做时便会胸有成竹。一件泥塑作品是从脚捏起的,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无论人物表情还是衣服褶皱,都需要制作者一丝不苟。泥胎做好后,需晾晒两三天,即可上色。最后经过点睛,一尊栩栩如生、流光溢彩的泥塑作品便问世了!

  夏吾角说:“泥塑都是以藏族经书上的佛教图案为蓝本的,佛像的手势、服装、面部表情等都是不可更改的。由于每尊泥塑都是由人手工捏制的,每个人的表现手法是不同的,因此可以说,每尊泥塑作品都是绝品,都是充满了制作者智慧的、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夏吾角说,父辈们口口相传的泥塑制作技艺,一直没有变化,然而,从1998年起,他引进了科技含量较高的抛光、打磨机,尤其是在2005年8月成立了文化公司,泥塑生产被纳入了文化公司的重点项目,不仅产量增加,还使质量有了保障。目前,公司每月能生产大小泥塑近二十尊,年收入达十几万元,产品供不应求。为了使更多人能够认识泥塑艺术,弘扬热贡艺术,公司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前提下不断创新研发,使原生态的纯手工民间艺术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理念。目前除佛像外,公司已开发出动植物泥塑等新产品,更加合适普通家庭美化居室,已经成为当群众居家摆设和馈赠佳品。

    “我也能通过文化致富了”

  泥塑是热贡艺术中的一门绝技,多由寺院僧人掌握。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今天,现在这门技艺已经为更多人所掌握,成为他们发家致富的方式。在泥塑加工点见到陈强时,他正手拿小铲和砂纸打磨泥塑,陈强说:“虽然现在已经用上了现代抛光打磨的机器,但是为了达到精益求精,我们仍然会手工处理经机器打磨的泥塑的细节部分。”

  今年46岁的陈强是湟中县人,他已经在夏吾角的公司里工作了三年多。十几年前下岗后,陈强便为如何能让全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发愁。刚下岗的前几年,他到浙江学习铜佛像加工技术,之后,他便四处打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夏吾角,相同的话题、共同的爱好,两人很快便成了好朋友,他便来到了夏吾角的公司,开始了泥塑创作。陈强说:“刚开始干的时候,技术上达不到要求,可是,夏吾角很有耐心,给了我很多的技术指导。慢慢地,做的多了,就摸到窍门了,我也能像其他人一样独立制作了。如今,我吃住都在夏吾角家,每月能收入两千五百元左右,不仅不用再为全家人的生活发愁,连孩子的大学学费都是从这里挣出来的。没想到我这个下岗工人还能通过文化来致富啊!”

  据夏吾角介绍,为了把热贡艺术这一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发扬光大,在传授徒弟泥塑技艺的同时,他的文化产业链已拓展到了各种玻璃钢佛像、铜佛等青海特色浓郁的民族工艺品,公司招收了四十多名员工,一年的纯收入达三四十万元。如今,泥塑艺术已经在夏吾角等大师的带动下,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西海都市报 郭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