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胄作品嫁接陶瓷艺术 "拓彩"逼真再现原作
2013年01月04日
“黄胄大师作品陶瓷艺术展”12月28日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行。黄胄的66幅作品通过“拓彩”制瓷装饰工艺被置于陶瓷不同的器型之上。黄胄笔下的少数民族人物、花鸟等栩栩如生的形象在瓷器晶莹透润、色彩绚烂的折射下,实现了单纯平面画卷所不能企及的画面立体感和流动感。
步入展厅,一件“彝族舞”华青瓷大双耳瓶首先映入眼帘。5位少数民族少女翩翩起舞,在清澈的华青瓷映衬下栩栩如生。“黄胄先生的作品给人强烈的真实感,通过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又在陶瓷上得以展现,更加生动起来。”一位参观者不禁感叹。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黄胄美术基金会主办,由炎黄艺术馆和华光陶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承办的本次艺术展,赋予了当代陶瓷作品全新的艺术感受,突破性探讨了陶瓷与国画相结合的创新传承方式,演绎了“瓷与画”和谐相融的大器之美,开幕式现场,吸引了全国美术界、陶瓷界、收藏界艺术家200余代表参加。
黄胄是中国20世纪著名国画大师和工艺美术的开拓者。他创造性地将速写融入中国画,拓展了中国画艺术语言,其作品融汇中西绘画之长,并保持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特色。他的绘画题材广泛,人物、动物、山水、花鸟无所不精,尤其擅长场面恢弘、人物众多的巨构作品。“很久以来,我一直在想如何能将黄胄有限的艺术作品化作无限的艺术资源,以让更多人们可以亲临黄胄珍贵的艺术殿堂,去感受其永恒魅力。”黄胄先生的夫人、炎黄艺术馆理事会理事长郑闻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她与华光陶瓷董事长苏同强相识,谈及中国当代陶瓷的现状、发展方向及文化艺术属性的话题时,她找到了答案。“黄胄生前就非常喜欢中国陶瓷,若是将他的作品置于陶瓷型体之上,会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呢?这个极具挑战性的设想和尝试,今天便呈现大家面前。”
据展览承办方之一华光陶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同强介绍,在黄胄基金会的协助下,华光陶瓷经过近3年的实践和探索,通过严密精细的图案画纸制图工艺,加以反复比对、色彩填充、多次烧成,终于解决了瓷画完美融合的当代陶瓷界难题。“拓彩”这一高科技制瓷装饰工艺技术的诞生,使国瓷与国画的融合找到了成功有效途径,实现了对原作的逼真再现。
在展出现场,无论是洁白的骨质瓷,还是清澈的华青瓷,都鲜活地将黄胄艺术作品再度呈现,令众多参观者惊叹不已。
“黄胄作品栩栩如生、思绪万千,显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而陶瓷艺术则清澈通透,温润晶莹,现代科技达成的制瓷境界,辉映时代高尚主流文化和审美意境,国画和国瓷艺术的完美融合,让人怦然心动。”苏同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引领和创造当代陶瓷崭新的价值观与文化观,正是华光陶瓷致力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理念。
“华光陶瓷成功将大师国画作品呈现于大师陶瓷作品之上,实现了两大国粹的完美融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何天雄说。对于黄胄作品在陶瓷之上的效果,业内人士均纷纷给予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陶瓷之上的国画作品不仅完美再现国画本身的原创魅力,而且呈现出一种特别的清新之美,其艺术表现力有了新的延伸。华光陶瓷·黄胄大师作品陶瓷艺术展,无疑是为工艺美术、陶瓷艺术、艺术品收藏做了一次划时代的创新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