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酉阳土家摆手舞走向全国

2013年01月24日

    “千人唱万人合,山陵为之震荡,川谷为之荡波。”早在西汉,司马相如在《子虚赋》里这样记载了巴渝摆手舞盛况。摆手舞在土家历史悠久,2002年,酉阳被命名为“中国土家摆手舞之乡”,2008年酉阳土家摆手舞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渝、鄂、湘、黔四省市边区,千百年来,土家先民在极艰苦的生存环境中,生生不息,创造了“摆手舞”这一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形态。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主要的标志性文化形态,以摆手为基本动律特征的祭祀性舞蹈,是土家人祭祀神灵、酬报先祖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如今,摆手舞从最初的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逐渐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每逢节日喜庆,土家人都要到“摆手堂”或草坪、院坝跳摆手舞。酉阳境内酉水河流域的大溪、酉酬、后溪三镇,至今保存有原生态的摆手舞,位于后溪古镇长潭村的清代摆手堂遗址保存完好。而在酉阳县城的桃花源广场上,当土家摆手舞曲子响起的时候,成百上千在广场上健身的市民会不自觉地跳起摆手舞,其乐融融。

    多年来,酉阳致力于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承和弘扬,在全国最先开始土家文化系统整理和研究。为提炼和展示土家摆手舞,让摆手舞走向全国,酉阳力邀国家级专家编排,由重庆酉阳民族艺术团、重庆消防艺术团和酉阳当地几十名土生土长的村民共同演绎,打造了《风情毕兹卡》专场土家文化演播,通过中央电视台等媒介面向全国展示绮丽多姿的摆手舞。

    毕兹卡是土家语,意思是土家人。神奇灵秀的山水哺育了勤劳勇敢的土家儿女,悠久灿烂的历史孕育丰富多彩的土家文化。但在土家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原生态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呈现出后继乏人的现象,通过《风情毕兹卡》的发掘和展现,有力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保护。《风情毕兹卡》集中发掘整理了最原汁原味的土家文化代表作,如原生态《摆手舞》、《薅草号子》、《木叶情歌》、《板凳龙》等。演员中既有80多岁的老人,也有七八岁的儿童。节目中的大多数道具均出自民间,没有进行任何的舞台加工。如傩戏面具,乃是村民代代相传下来,历史甚至长达百年。

    《风情毕兹卡》是酉阳县委、县政府落实重庆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举措,通过《风情毕兹卡》,使酉阳土家族摆手舞文化走向了全国。酉阳将以此为契机,打好中国土家文化发祥地这块牌子,以打造中国著名的原生态旅游胜地、中国西部休闲之都为目标,提升文化精气神,加快酉阳的发展。(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