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河北涞水县:千年古乐唱出幸福生活

2013年03月21日

    时下逢年过节,人们走进河北省涞水县义安镇南高洛村的音乐会厅,都会看到里面是一片热闹景象,鼓乐手们演奏着一首首被称为“音乐活化石”、传承了4000多年的南高洛古乐,在场的每个人都融入到了音乐圣境之中。

    南高洛古乐相传是起源于黄帝时期的祭祖乐曲,成型于秦汉时期的鼓吹乐,定型于元代的“北乐会”,是汉至清代的宫廷三大音乐之一。据介绍,南高洛古乐现在仍保留着秦汉时期鼓吹乐的“奏、打、唱、念、舞”的演奏特点,以及南北朝、唐宋时期宫廷歌舞大曲、民间歌曲和元代的器乐曲的曲目、词牌,使用的记谱方法是唐代的“燕乐半字谱”。古乐除了有祭祖祭神祭天地的功能外,还具有与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祈福、祈安、求雨、驱瘟、除厄、丧葬”等功能。

    专家认为,南高洛古乐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它填补了中国音乐史有史无声的空白。古乐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和古代音乐发展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从1989年南高洛古乐就引起了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有27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前来进行考察。2003年,义安镇被命名为“民俗古乐之乡”,2005年,高洛古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其会长蔡玉润被国家文化部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08年8月,经过近一年的磨合排练后,涞水县成功地把高洛古乐引入到《印象野三坡》大型音乐舞蹈史画中,正式向八方游客推介。高洛古乐不但提升了野三坡的文化品位,而且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高洛古乐带动了文化活动的开展,该村的南乐会、少林会、狮子会、秧歌队和农家书屋等也相继活动起来,逢年过节演出,每逢国家重大活动或会议期间,干部还组织群众自编自演节目,以此为平台将国家的大好方针政策传递到百姓心中。

  南高洛村秧歌队队员闫廷敏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人均收入翻一番,现在扭扭秧歌就是为到了那时提前做个准备。”如今,欢快的锣鼓,敲出了人们的喜悦;动听的音乐,唱出了南高洛人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