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三宝
2011年11月07日
老子认为自己有三个法宝,就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
首先,「慈」是指母亲的爱。老子把道比喻为万物之母,因此,一个人悟道之后,就会由道的眼光看待万物,表现慈母般的心胸,包容所有的人与物。老子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二十七章)师与资相互为用,善人与不善人也互相需要对方。因此,与其责怪与惩罚不善人,不如理解与宽待之。所谓「以德报怨」(六十三章)要由这个立场来体会。
其次,「俭」是指对万物要珍惜,由此使人人皆不虞匮乏。这个观点在讲究节约能源与爱护地球生态的今天社会,特别具有先见之明。社会动乱的主要原因是贫富差距太大。富人不知节俭又不肯布施,这个世界如何会有光明的未来?
然后,「不敢为天下先」可以简称为「后」或「让」。老子主张「圣人」担任统治者,但是圣人的修养是「悟道」,因而他的统治是服务导向的,绝不带有争名夺利的动机。但是,世间真有这样的圣人吗?真有的话,他有可能出来领导百姓吗?这是老子所要面对的质疑。(新浪博客 傅佩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