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御前会议“圣裁”主战派阳奉阴违

  陆军是战时日本的支柱,凡对外重大决策,往往以陆军意见为主导,陆军也因此而目中无人,独断专行,如不能满足其愿望,即采取暗杀手段,甚至发动兵变。铃木与东乡私下商量:奏请天皇召开御前会议裁决。

  御前会议的与会者除了内阁六巨头外,又增加了枢密院议长平沼。众人个个进行了表态。

  外相东乡:如果敌方能保证不触动国体,投降刻不容缓。

  海军大臣米内:同意外务大臣的意见。

  陆军大臣阿南:日本必须打下去,胜负要到保卫本土战打响才能见分晓。即使投降,除保留国体外,另三项条件也须坚持,亦即关于同盟国军队对日本的占领应尽量避免;皇军武装的解除、所谓战犯的处理,由日本负责。

  枢密院议长平诏:除了必须保留国体外,也不妨要求就三项条件进行谈判。

  军令部长官丰田:主张打到底,如果不是由本国军官解散军队,不能保证下属的行为。

  参谋总长梅津:日本仍是敌人的有力对手,现在就无条件投降,有愧于阵亡将士。

  各执一词之下,铃木宣布由天皇“圣裁”。事先没有什么决议,直接由天皇定夺,这在日本现代史上是没有先例的,与会者大都感到突兀与惊愕。

  天皇悲怆地说:“国力疲惫。难能再有力量保卫本土,再打下去,只能使日本生灵涂炭,朕同意按外相提出的条件,接受盟国公告。”并含泪说道,“在此忍无可忍之际,解除忠诚军队之武装,使昨日尚效忠于朕者,明日即成为战犯,于情实有不忍,但为国家前途计,亦为不得已之事。今日应以明诏天皇在遭受三国干涉时之心境为楷模。”

  天皇说完,脚步沉重地离开了地下室,众大臣无不黯然涕下。

  根据日本宪法,只有内阁有权批准投降。铃木惟恐夜长梦多,连夜向内阁成员宣布了天皇“圣裁”,全体阁员一致表示服从。

  10日上午6时,外务省将求和电文分别发给驻瑞士公使加嫩与驻瑞典公使冈本,向他们通告了天皇的态度和政府的决定。要求两人将求和电文转达给美、英、苏、中四国。对国内,内阁决定暂不公布天皇“圣裁”,也不公开已发出求和电文事,只是含糊其词宣称:不久政府也许会公布与前不同的重大决策,希望全体国民克服有碍于国体完整的任何困难。

  与此同时,主战派却阳奉阴违。阿南当天向陆军省课以上军官传达投降决策时,言词中流露对主和派的愤懑,称自已被逼接受“圣裁”。他一手提拔的一批少壮派官佐立时沸腾起来,大吵大闹,大肆辱骂主和派。其中的代表者为田中少佐、井田中佐、椎崎中佐,以及阿南的妻弟竹下中佐。

  在阿南的默许下,这伙少壮派军官私下里起草了一份公告,以阿南的名义播出。于是在同一天里,日本国民听到了内容迥然不同的两项文告。

  11日,这个公告在报上登出来了,首相铃木大为震惊,立即奏告天皇。天皇召见阿南责询。阿南并不认错,而是解释说:“对圣命绝对服从,然在投降生效之前,陆军理所当然要继续战斗。”

  阿南随后变本加厉,以日本大本营的名义,向国内外日军,包括中国派遣军下达了继续作战的命令。

  8月12日凌晨,日本从美国的无线电广播中,收听到了同盟国对日本求和文告的立场::自日本投降之时起,天皇及政府的统治权限,应置于盟军最高统帅管辖之下,其最后的形式,应遵照《波茨坦公告》,根据日本国民的自由意志决定。

  显然,四大国对日本维护天皇地位的要求未作让步,坚持投降是无条件的。

    少壮派欲谋兵变 天皇再下投降令“玉音”

  13日早上,同盟国的照会文本送到了各有关官员手中。在当天上午召开的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上,主战派强烈要求追加投降条款,否则决作鱼死网破。

  田中等少壮派趁此机会,在陆军省防空洞秘密会议,策划发动起义,扫除主和派的铃木、东乡、木户,占领皇宫,促使天皇收回求和成命。

  13日夜间,田中等往见阿南,要求批准他们的起义计划。阿南内心赞同,然因关系重大而未置可否。田中纠缠不休,非要逼阿南明确表态不可,阿南反过来以上司的口吻教训说:“如此重大之事,岂可草率?且容郑重斟酌,明天上午答复。”

  第二天,即8月14日,田中又去见阿南,却扑了空,被告之阿南奉召入宫,参加御前会议去了。

  原来,铃木判断陆军将有不轨举动,急忙奏请天皇再次召开御前会议,圣裁是否接受同盟国12日发出的照会。这时,木户也来到天皇处,呈交了一份美国空军散发的传单,报告军民思想混乱,谣传四起,恳请天皇迅速召开御前会议,完成终战手续,以免出现不测之祸。

  天皇批准了两人的奏请,他先把杉山元、田俊六、永野3位资深的陆海军元帅召来,面谕了结束战争的决心,要求他们严饬部属必须服从。

  10点50分,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举行,阿南与梅津仍坚持就投降条件进行谈判,如盟国不许,即继续战斗到底。

  铃木躬身面对天皇:“对盟国12日的照会,直至时下内阁及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仍未取得一致意见,求陛下恕罪,并恭请圣断。”

  天皇沉默了一会儿后,以低沉的语调说:“朕仔细听取了反对接受盟国回复的各种意见,但朕的看法仍然不变,现在重申一下。”他展开拟就的诏令:“继续战争一无是处,徒然继续造成破坏,此时此际,简而言之,以接受盟国之要求为宜。”由于心情痛楚激动,他说话时断时续。天皇最后要求内阁迅速起草宣告终战的诏书,由他亲自向国民宣读。

  天皇说完,饮泣离开了地下室。大臣们失去了自制,满室啼嘘;有几个竟双膝跪地,放声哀嚎。

  晚上7点钟,天皇的诏书稿敲定,天皇庄重地签上了“裕仁”两字,又盖上玉玺。阁员逐一在《终战沼书》上副署。临近子夜,天皇在御用办公室手捧《终战诏书》,开始念了起来:“朕深鉴于世界大势与帝国之现状,欲以非常措置收拾时局,兹告尔等忠良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接受其联合公告……”

    日军“起义”接二连三叛军搜寻天皇录音

  田中等叛乱分子原定8月15日凌晨2时“起义”,然他们得到了天皇定在15日中午播发《停战诏书》的消息,决定提前行动。

  午夜时分,叛乱分子将近卫第一师团师团长森刚骗来师团部,软硬兼施,胁逼森刚命令第一师团起义。森刚终不答应,一声枪响,倒在血泊之中。8月15日凌晨1点,叛乱开始。

  皇宫很快落到了叛军手中,宫廷警卫被解除武装,各进出口被封锁,通讯被切断。近20位要员被逮住,押去一所旧木屋关押。标有“帝国近卫师团”的军用卡车,满载全副武装的日军在街上奔驰。他们的肩上都挂着白带子,这是叛军识别标志。

  与此同时,一辆载着“国家神风团”的卡车由横滨开往东京,黎明时悄然停在了内阁首相铃木的官邸前。横滨警备司令佐佐木一声吆喝,两挺机枪向宅内开火,哪知铃木已得悉了近卫师团叛乱的消息,逃避别处去了。以佐佐木为首的“国家神风团”,是另外的反叛者,事先与田中一伙没有联系,属不谋而合。

  东京各通讯社、报社,几乎同时收到了两份新闻稿,一份是驻内阁记者送来,报道内阁制定天皇《终战诏书》详情;另一份是近卫师团部送来的,宣布近卫师团“起义”,反对使天皇结束战争的怯懦而又可耻的政府。编辑们如堕五里雾中,不知相信哪一份才是。

  陆军大臣阿南知道他的部下已发动了兵变,既欣慰又害怕,于15日凌晨剖腹而死,留下遗书云:皇恩无极,吾欲何言。我罪深重,谨以一死报之。

  对叛军的最大威胁,是负责东京卫戍的东部军。田中少佐先已明了这一点,故而在叛乱发动前,就派井田去东部军司令部,争取司令官田中大将予以支持。田中大将即表反对,并力劝勿作此叛逆行动。

  天快亮时,田中惊悉皇宫已被叛军占领,马上部署平叛,向近卫师团官兵发去命令:第一近卫师团长森刚已被叛乱头目杀害,师团部暂由东部军司令部直接指挥;包围与占领皇宫的一切部队撤离。

  此时,另一队叛军到了广播协会,叛乱头目之一的井田闯进广播室,命令播音员安木玲子:“马上做好播音准备,长官要播音。”他所指的长官即是田中少佐。田中狗急跳墙,欲向全国国民与军队讲话,煽动他们一起造反。

  正在这时,响起了尖厉的警报声,是美机空袭。安木玲子急中生智:“快走,当心挨炸弹!”说着做丧魂落魄样溜之大吉。井田摆弄机器,可怎么也不响,原来安木玲子已做了手脚。

  不一会儿,田中少佐果然来了广播协会,用手枪逼着播音员立野:“早上5点钟的新闻节目由我主持,给我开机关调节好,我只讲10分钟。”他知道“起义”已凶多吉少,但仍不甘罢休,想迫使天皇收回成命。

  立野拒绝:“没有东部军司令官田中大将的命令,不准广播。”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