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党的十七大:首次网络全球直播

2012年11月04日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2213人,特邀代表57人,代表全国7300多万党员。胡锦涛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报告。

    大会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宝贵经验;强调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大会选举出由204名委员、167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选举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27名。

    “重装上阵,亮点频现,好评如潮”;“圆满得超出想像”;“怎么评价都不为过”;“中国互联网为十七大召开铺上了红地毯”;“网络媒体是十七大新闻报道的最大亮点”……这是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会里会外、网上网下、高层坊间对网络媒体报道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

  在新华社播发的题为《互联网报道党的十七大:四个第一 四个亮点》的新闻通稿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党的十七大网上宣传报道中,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开拓创新,亮点纷呈,确保了网上舆论氛围隆重热烈,主旋律高亢响亮,正面声音占据强势地位,整个大会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取得圆满成功。”

  这些直接引语绝非溢美之辞,它们都如实描述和概括了“与盛会同步、与网民同庆”的网络媒体在本次重大报道活动中的出色表现。人们不吝使用无以计数的“最高”、“最快”、“最多”、“最丰富”、“最抢眼”、“最隆重”、“最热烈”等字眼,来形容和印证中国网络媒体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实现了空前的梦想,赢得了极大的荣誉。

  现场直播

  2007年10月15日,有位叫 “舟水流音”的上班族网民发帖说:“我不能收看电视直播,只能坚守网络了,今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看看网上关于十七大的现场直播报道,每隔一会再刷新一次。”

  这天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国际4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对开幕式进行现场直播。它们综合运用文字、音频、视频等手段,现场直播大会开幕式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所作的工作报告。其他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主要商业网站均以头条整体链接上述图文直播。

  和“舟水流音”一样,海内外亿万网民收看了现场直播。当天上午,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在4小时内点击量超过2.5亿次,是平时日访问量的3至4倍,其中海外浏览量5000万次。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国际等4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对十七大开幕式进行现场直播,这是党代会第一次进行现场直播,也是网络媒体第一次现场直播党代会。权威人士认为,这是载入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中国互联网发展史的浓重一笔。

  权威评论说,现场直播“隆重热烈,精彩完美,让亿万海内外网民身临其境,了解到大会的重要信息,感受到大会的浓厚氛围,成为大会开明、开放、开拓特色的一个重要载体”。

  这样的直播在十七大期间还有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河南代表团开放讨论、记者招待会等数场。单是人民网就组织直播和实时报道12场,时间总长超过20个小时,页面浏览量达7600万,浏览人次近200万。央视国际网站首次聚合7家P2P系统和2家海内外CDN服务商实现超大规模的全球化多语种网络视频直播,其中收看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视频直播的海内外访问用户超过911万人次,最高同时在线收看人数177万,创下历史新高。

  为确保现场直播清晰流畅,各网站均成立前方直播报道组和大本营后方支持组,建立了采、编、审、发一整套流程机制,并对有可能出现的网络或通讯信号中断等问题制定了应对预案,使得现场直播如期顺利进行。

  网民倪洋军说,党代会网上直播,充分展示了党的自信,其中别有一番新意、几多深意。一是开放型政党的标志,网络已经成为了党代会开放的渠道和沟通的平台,大会的主题是团结、开放、民主,网上直播这一形式生动地向世人昭示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开放型的政党;二是我党自信心的展示,敢于公开、敢于直播,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主动接受监督,越来越自信;三是普通老百姓的福分,网络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还开启了互动交流、双向交流的通道,为党代会精神的传播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只要有了互联网,十七大就在我身边,党中央就在我身边。”

  全新尝试

  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等第一次以手机报、手机杂志、手机电视等形式报道党代会新闻。利用移动新媒体开展网上报道,是本次党代会报道的全新尝试。

  大会期间,人民网手机“我看我的十七大”大型手机互动专题编发新闻700多条,日均访问量近20万,手机网民寄语8万条。其中不仅有短信“头条新闻”和“十七大快讯”、“十七大特刊”,还有人民网手机强国论坛联合20家手机网站发起“千万手机网民提问党代表”活动,7场嘉宾访谈在手机上进行。

  新华网“十七大手机报”每期发行3000万份,累计播发1亿多份,读者短信留言6万条。据中国移动公司统计,新华网手机报创造了党代会报道史上的三个“之最”——发行量最大、读者留言最多、出报时间最快。

  央视国际手机电视视频报道覆盖4000万手机无线网民,总访问量达4790多万次。特别是在新常委与媒体见面的现场直播中,央视国际手机电视直播流量达396万次,在开幕式直播中的访问量也达63万。

  新浪、搜狐也分别在WAP首页突出位置开设了“十七大报道专区”,新浪在手机新闻中心固定推荐十七大专题,每天向新浪手机用户推荐十七大重要新闻。搜狐的手机十七大专题报道开设5个常态栏目,并制作了“移动的大会议厅”,实时滚屏播出动态新闻。会议期间新浪、搜狐推送手机新闻3873条、图片924幅、视频7条。

  受益于手机报道的江西网民夏冰说:“新华网手机报从民生角度展示了我国十六大以来党在理论创新方面的重大成果,对十七大报告的报道以‘解析报告+用户感言’的形式播出,让我充分了解来自社会的真实观点,我很有收获。”一位在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的中国网民说:“这里的华人华侨非常关心十七大的新闻,非常感谢央视国际为我们在外留学人员提供网上收看党的十七大盛况的平台。手机电视信号很好,全屏清晰流畅,让我们海外华人一睹祖国新一届领导人的风采。”手机用户136****9953说:“十七大倾听民意,短信通传民声,手机把我和党的盛会连一起。”

  世界目光

  罗马尼亚网民zgbloler说:“我和家人多次在中国日报网论坛上说过,胡锦涛是位真正的国际政治家,中国人民有了他,是一笔财富。这也要归功于中国有这样一个政党,像胡这样才品俱全的领导人才能脱颖而出。我期待着在将来的几年中,在中国会有更伟大的事情发生。”这只是上万条境外网民十七大新闻留言中的一条。

  外宣网站和外宣频道作为一支实力雄厚的生力军,在本次党代会上通过多个网络媒体产品,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向国际社会开启了展示我国崭新形象的窗口,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大会对外报道中,人民网6个外文频道在第一时间以图文和音视频形式报道胡锦涛总书记工作报告。新华网全程用中英文直播了十七大开幕式。央视国际网站采用4种语言,通过互联网平台、手机平台、手机电视等多个终端,进行同步图文、视频实时报道。

  中国日报网站创新开设了“词解党代会”专题,从十七大报告中挑选出350条词汇,配上详细的英文对照解释,经外国专家语言把关,在中国日报网和国内5个语言学习网站广泛推广,从而激发了世界多个国家语言学习者对中共十七大的浓厚兴趣。

  国际在线网站用35种语言向海外报道十七大,向海外网民提供10种语言的音频直播。100多个国家受众收听了国际在线网站十七大开幕式直播,160多个国家受众来信来电10万多封次,包括斯里兰卡总理在内的3.5万个国外听众发来祝贺音频。丰富、高效的网上外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中国网每天跟踪境外舆情,加大稿件编译量,有效地引导境内外网民的阅读。英文版编译了《中国的民主与政治进步》等5篇独家稿件,俄文版发布了题为《中国在信息透明和服务媒体意识方面正越来越跟国际接轨》的稿件,日文版编译了《日本记者:采访党代会是了解中国最好的机会》等文章,德文版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妇女代表的感人事迹,宣传党的执政理念,并借外国记者的积极评价树立我党良好的形象。

  据统计,大会期间《纽约时报》网站将中国网作为中国新闻门户网站链接,德文版专题被德国论坛forum.chinaseite.de作为官方网站推荐,俄文网站asia-biz.ru全部转载中国网的独家稿件,法文、阿文、日文、俄文、韩文等文版的专题也名列Google搜索有关排名前茅。(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