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周恩来的朴素岁月:当总理26年间只穿三双皮鞋

2013年03月05日

    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5周年纪念日。人民网特邀请周总理侄女周秉德做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与我们一同缅怀周总理。据周秉德透露,周恩来总理一生艰苦朴素、亲民爱民,在其担任总理26年期间,总共只穿了三双皮鞋。

    周秉德透露,周恩来一直非常俭朴,平时在家里吃饭都是一荤一素一个汤,老两口。有时候一条鱼,两个人这顿饭没吃完,就等着下一顿再吃,不会说没吃完的就丢掉,实际也是“光盘行动”,那时候不这样叫就是了。一直就是要吃粗粮,那时候大家好象不太喜欢吃粗粮,都是精米精面的,标准粉或者是白米等等。咱们现在吃一些粗粮,好象是一种调剂,是健康时尚。那个时候,大家都不吃粗粮的,但是他坚持每个礼拜要吃上两三次的粗粮,他不能忘了本。因为原来在红军长征的时候,根本吃不上东西,忍饥挨饿的。即使到了淮安时期,也是很俭朴的,也都只能吃上个小米等等,所以,他们每周都要吃两三顿粗粮,不能忘了本。

    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更是如此,那时候都是要粮票的。他把自己的粮票定得特别低,一个月加起来才32斤。一般的大人,男人是30,女士是26,但是他们就把粮食也定得特别低,只要够了就够了。只要是够了的话,不多拿一点点粮票。可是那时候东西,整个物资匮乏,喝牛奶的时候,一般都是一天一小瓶。在困难时期,一周喝两瓶,等于是三天喝一瓶。那时候的肉也特别少,大家油水特别少,他就把肉票让给我伯母,因为我伯母身体不好。另外,他有的时候还有一些接待外宾的场合,这样他还能够接触一些荤的东西,干脆肉都给我伯母吃。他处处爱节省,在吃饭桌上,掉一点饭粒,一定要捡起来的。有的卫士长在回忆时说,他的手是受伤的,不可以随意摆动的,吃饭时在手上沾了一个饭粒,他想舔,赶紧把饭粒拿掉,都很难很难,费了很大劲吃到嘴里,也不能浪费一点点。所以,他节省的意识是非常强的。

    不仅仅是吃,在穿上也是这样。他担任了26年的总理,皮鞋只有三双,不肯要新的皮鞋。那个脚底经常坏了,经常就要换底换掌,别人给他买了他也不愿意穿,他就用原来老的,他不愿意穿新的,把衣服也穿得补了又补的,咱们都看见他的照片,一直都是很笔挺的、很整洁的。但是它里面是很多补的衣服,领子,因为那时候都是中山装,中山装就看见领口和袖口,只有袖口和领口是坏了的,过一些日子可以换一换比较白净的,其实里面的补丁是很多的。他的睡衣、睡袍也是。他过世之后,我专门向伯母要了一个破旧的衣服,也不是破,过去都是叫笑破不笑补,补的东西就可以,不是破的。当时他补了很多很多,一件蓝白条的睡袍,我拿在手上看,几十个补丁,上面有手绢、小毛巾、纱布等等补了很多。

    外事活动都有外衣,他有时候出国的时候都是住在总统府、皇宫等那种地方,人们都很尊重他们,要到那些地方住。他带的卫士又非常少,又不愿意多带。所以他到哪儿去,卫士们根本忙不过来,都要跟着他走,没有时间给他洗衣服。可是他的衣服确实需要洗的时候怎么办,就得拿到咱们的使馆去,让大使夫人帮着洗,大使夫人一边洗、一边哭,就骂卫士,说你们怎么能给总理穿这么破旧的衣服。因为太薄了太小了,一洗再使劲的话就破掉了,就是这样程度。大使夫人知道他的秉性,他不肯占公家的便宜,不能让公家给他做什么补助或者给他帮着买什么东西,人们就说我们自己的津贴费里面节省下来的,我们个人的钱,不是公家的钱,给你三件衬衣,一定要换上。他不要,坚决不要,大使和夫人都要哭了,但是他坚持,我这些还都能穿,就是这样。

    说起外宾来,我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在没有建交和日本之前,咱们的总理是非常注重民间外交,跟有些日本的社会人士、高层人士,或者是经济界的人士有一些来往。有一个叫冈崎嘉平太,这个日本老人是一个很有实力的社会高层人士,和总理特别谈得来,和总理已经见了几十次面了。后来很自然的,经常有交往,不仅仅在外面或者前面的大客厅,有的时候在后面的小客厅他们也会见面。伯父从办公室里出来到客厅里面去谈话,冈崎先生发现,这一国的总理怎么还戴着个套袖。问这是什么东西,伯父说是套袖,是为了节省袖口的、胳膊肘怕破。这个冈崎嘉平太看了就特别感动,看到他穿的补丁的衣服感动得不得了,回去就和他的夫人和孩子们就说,周总理太伟大了,他这么一个大国的总理,他穿衣服还这么节省,我得向他学习。所以他的儿子后来回忆的时候说,冈崎先生以后人瘦了也不肯做新衣服,就穿原来的衣服,再也没有做新的衣服,直到他去世。他非常敬佩中国的总理,怎么能这样子节省,他就要学习。人们也是从内心深处感觉到总理这么节俭,是为了人民的,是不能够搞奢华的,他是非常反对奢华之风的,非常俭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