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宜昌88岁“大爱慈母”照料残疾继子39年

2014年01月21日

    39年前,一场车祸让当时年仅23岁的雷克俊成了残疾人。一万多个日夜,继母李大秀在困窘的生活中不离不弃、独自悉心照顾继子,用爱支撑起风雨飘摇的家庭。

    含辛茹苦数十载,如今,老人已是耄耋之年,儿子也已年过花甲。慈母的善行在网上传播后,网友赞叹如潮,也感动了许多爱心人士,他们纷纷伸出援手,帮扶相依为命的母子二人。

    “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养”

    “我嫁到雷家时,他才1岁多。”初冬的阳光和煦,坐在门前的椅子上,88岁的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新场村村民李大秀,向记者讲起了尘封的往事。“那时就在想,虽然不是亲生的,但要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养。”

    后来,为了更好地照顾这个两代单传的“独苗苗”,李大秀没有再生育孩子。“那时条件太苦,把这一个孩子能照顾好,我就知足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74年,23岁的继子雷克俊遭遇了一场车祸,成了植物人。李大秀开始四处为儿子寻医问药,并坚持每天帮他擦洗和翻身。昏迷中的雷克俊大小便失禁,寒冬中,李大秀时常一天要洗三四次床单。

    大半年后,雷克俊终于苏醒过来,但他的双腿却日渐萎缩无力,落下了终身的残疾,无法再正常行走。

    照顾残疾继子,本已十分辛苦,但不幸再度降临到这个贫寒的家庭。1992年,李大秀的丈夫雷开新因病卧床不起。她独自担负起了照顾父子二人的重担,以一人之力撑起风雨飘摇的家庭。

    9年后,雷开新撒手人寰,只留下李大秀和雷克俊母子俩相依为命。寒来暑往,已是数十年时光。

    “妈是我最大的恩人”

    “要不是有我妈在,我现在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说起母亲,雷克俊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他说,自幼起母亲便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顾。而在自己遭遇车祸和父亲因病去世之后,母亲也变得更加劳碌。“她要照顾我,还要忙里忙外,没少吃苦。”

    每天清晨,李大秀早早地起床,开始为儿子准备一日三餐。“家里缺吃的时候,妈都是让我先吃饱。”雷克俊说。

    这些年,由于年事渐高,李大秀只能坐在椅子上炒菜。尽管动作已有些艰难,她依旧努力为儿子搭配好不同类型的热气腾腾的饭菜。知道儿子喜欢吃饺子,她时常不辞辛苦地和面、擀皮为儿子包饺子。每次,总得花上三四个小时。

    母子俩住的是土坯房,年久失修,下雨天时常会漏雨。每逢阴雨天气,李大秀都会细心地在儿子的床上搭上一层塑料布,生怕雨水漏下来淋到儿子。

    在她的精心照料下,雷克俊的身体有了很大好转。如今,他不用再每天躺在床上。晴好的日子里,在母亲的搀扶下,已经62岁的他可以慢慢地挪到屋门口,晒一晒太阳。

    “妈是我最大的恩人。”雷克俊说,“她的好,我都在心里记着。”

    “大爱慈母”赢得如潮爱心

    李大秀数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继子的事迹,在荆楚大地广为传扬,许多人为之感动,她也被赞誉为“大爱慈母”。众多网友通过留言表达着感动与敬佩。

    网友“草木微风”说:“母子相依,情深似海!”网友“残友力量”认为:李大秀老人的故事“诠释了真情、善良和美好!”也有网友呼吁社会多给予这对母子一些帮助。网友“天使在微笑”说:“赞!我们都去帮帮他们吧”。

    不少人已经开始伸出援手,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这对坚强面对生活磨难的母子。

    电工文汇东是其中之一。由于与李大秀母子同村,他时常义务帮助老人检查线路、更换灯泡、交电费。在他的带动下,电工陈刚红以及鸦鹊岭镇供电所的许多同事都主动加入到帮扶行列。他们为母子俩送来了彩电、电风扇、烤火炉等大量生活用品。

    新场村村委会自2003年合村并组起,便把李大秀母子纳入了低保户的行列。附近的村民们,逢年过节时也总会送来许多鸡蛋、青菜、香肠以及猪肉等。

    为了帮助李大秀母子改善居住条件,2013年11月2日,夷陵区供电公司特意举行了募捐活动,3天中募集善款51700元。夷陵区供电公司营销党支部书记黄冬梅介绍,这些善款都将用于帮助母子俩建一个温暖的新房子。宜昌市供电公司得知此事后,当即捐款1万元。

    2013年12月3日,在李大秀母子简陋破旧的土坯房旁,新房的建设正式开始。在建房过程中,夷陵区供电公司又现场募集到捐款6700元。

    今年元旦前一天,“爱心房”正式建成。夷陵区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为李大秀母子添置了崭新的家具,并帮助他们搬进了新家。夷陵区供电公司党委书记朱险峰说,两位老人自2014年起3年内的电费,将用供电公司员工们的捐款代缴,以后“我们还会常来,多多为他们提供帮助”。

    “多亏了好心人的帮助,我们今年可以在新屋子里过年了。”1月2日,88岁的老人李大秀坐在新修建的房屋前,喜悦与感激溢于言表。(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