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铁路夫妻”聚少离多的春运情

2014年02月25日

    今年春运在昨天(2月24日)降下帷幕。春运期间,北京火车站的客流持续在高位运行,大量临客列车的开行,几倍于平时的工作量,让职工承受的压力剧增,加班加点成为常态。在春运一线,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夫妻二人都在北京站工作,在繁忙紧张的非常时期,他们又是怎样的状态呢?

  80后小夫妻:在家见面成奢望

  “家里的卫生我已经搞完了,菜放在冰箱里,你回家后早点休息!”简单的几句话,便是张伟和即将下班的妻子高欣之间最直接的交流。

  张伟,北京站客运车间乙班客运值班员;高欣,客运车间广播室甲班广播员。小两口虽同在一个车间,但由于俩人都三班倒,且不在一个班,平日里就聚少离多。春运开始后,作为值班员的张伟,开始了“上12(小时),备12”的班,这就意味着,他上一个班将有24小时呆在车站。妻子高欣虽然按部就班,但也需要比平时来得早、走得晚。这样,本就聚少离多的两个人彻底失去了在家见面的机会。在车站交接班时的见面成为俩人交流的唯一机会。

  “我们俩有一个两岁半的儿子。父母都挺理解我们的,是我们坚强的大后方。孩子、家务他们全包了,我们没有后顾之忧,把工作干好就是对他们的最好回报。”高欣虽然是一名广播员,但其所在的岗位,绝非简单的照本宣科地一念了之。北京站的广播室,实际上是客运指挥中心,由数十快小屏幕组成三块大屏幕,监控着客运车间每一个关键部位的状态,哪个地方出现旅客聚集,哪个部位发生了问题,高欣都会在第一时间看到,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处理。

  张伟作为值班员,掌管着验证验票口、候车区、站台、出站口等客运车间几乎所有区域辖、近百名职工。在春运期间,他不仅自己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还要带领其他职工一起完成春运“大考”。“大家都非常辛苦,也非常疲惫。但我们的工作标准不能松,工作劲头儿不能减,服务水平不能降。现在,最让我头疼的是在这关键时期,如何调动起所有人的积极性,共同努力,打一场漂亮的春运攻坚仗!”

  70后夫妻:每逢过年,便感愧疚

  1月23日,春运进入了第八天,上午9:30分,北京站行车指挥中心——操纵台。

  房修车间的驻站防护员赵茉,正在监视站台列车运行情况。在第4站台,她的同事正在维修发车的电铃设备。她的职责是及时用电台通报列车运行情况,监护现场作业人员安全。而其旁边,正是她的爱人——运转车间甲班车站值班员兼职党支部书记隗永剑,他正在精心组织、紧张指挥着进出北京站的旅客列车。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命令都是那样的稳重、熟练,那样的严肃、认真。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一点点的失误,都有可能危及着旅客生命安全和行车安全。

  春运期间,北京站最多时加开44对临客列车,加上平时的110对图定列车,最多时24小时将开行150多对列车,也就是说每天将有300列火车在隗永剑和他的同事的指挥下安全驶离或到达北京站。

  “春运期间,加的临客多,计划调整得多,各种调度命令也增多,作为车站值班员,他每次比别人至少提前半小时到,熟悉命令、计划等。他的业务能力很强,带领一班作业人员,积极与列车调度员、机务段联系,与客运车间、行装车间密切配合,确保每一趟旅客列车安全。”运转车间党总支书记金启元对这位“爱将”赞誉有加。

  “他比我辛苦多了!工作压力特大,上班时必须全神贯注,不能出丝毫差错。”说起爱人,赵茉一脸的挂念:“下班后回家后,我尽量多让他休息,免得上班时出现什么差错。”

  他们的家在门头沟区,育有一个8岁的女儿。在门头沟住的时候,来回耗在路上的时间就要2个多小时。为方便孩子上学,也为了节省上下班的时间,他们在车站附近租了一套房子。

  “孩子放寒假后,就轮流在姥姥、奶奶家住。姥姥家在燕山,奶奶家在门头沟,四位老人年纪都快七十了。父母知道我们忙,经常给我们打电话,说如果脱不开身,就不要往回跑了。结婚十多年来,像买年货、打扫卫生这些活儿,我们从没帮过忙,孩子也陪不了,想起来挺愧疚的……”说起老人和孩子,赵茉的眼睛变得湿润起来。

  年届半百的老夫妻:8年没团圆,都习惯了!

  “今年三十,我们俩都当班。如果没记错的话,我们已经8年没过团圆年了。今年不错,初一我们能在一起过年了!”王师傅一边忙碌着给职工盛饭,一边说着,“从早晨6点其,我们开始装盒饭,500多盒装完后,有时候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从10点一刻开始,到12点半,我们要给300多职工盛饭,这两个多小时是我们最累的。”

  王师傅名叫王宗婷,食堂的一名炊事员。平日里她上日勤,每天白班。春运开始后,300名志愿者、武警来到北京站支援春运,饮食保障的任务便落到了王宗婷和同事们身上。再加之客运、售票车间工作吃紧,食堂要把这两个车间职工的饭菜装成盒饭送到岗位上。从1月23日起,王宗婷和同事们一道又克服困难,利用夜里时间,加班为无暇购置年货的职工制作了酱牛肉、酱肘子、米粉肉等熟食,供职工选购。

  “我在北京站20多年了,过去是一名售票员,很清楚春运意味着什么。我干售票员那会儿,怕上厕所,水都不敢喝,每天的吃饭时间最多20分钟,说话说得我后背疼!”聊起春运,王宗婷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我特别喜欢服务工作,不论是给职工服务,还是面对旅客。我感到旅客来到北京站,就跟到咱们家串门似的,他高高兴兴地上了火车,我也感到心满意足。”

  与健谈的王师傅相比,其爱人李建疆稍显木讷。李建疆是北京站房修车间的一名司泵工,他的工作是负责监视消防和供暖水泵的运行状态。其工作岗位在北京站的地下泵房,这个工作少有人知,但对于旅客而言至关重要——消防安全性命攸关,供暖水泵则涉及到旅客候车的冷暖。他的工作三班倒,每2个小时就要巡视一遍,记录各种仪表的数据。一旦发现异常,他要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迅速进行维修。

  “干铁路,春运就意味着加班加点。那么多旅客都急着回家,你不多付出,大家怎么回?我们苦点、累点,把旅客们都高高兴兴地送上车。我们在家过不过年,无所谓。这么多年,我都习惯了。”李师傅憨憨地说。(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