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执著

    她要结婚!亲友不解,母亲不依:女人嫁人是第二次投胎,好歹也得想想后半生啊?“与相爱的人在一起,哪怕只有一天也是幸福的”

    杨红利回到连队后,坚持出操、训练,把所有的热情都倾注在自己魂牵梦萦的岗位上。然而,阴霾再次袭来。2010年5月,红利癌症复发。6月至12月,杨红利进行了第二次手术,先后接受6次化疗,4次放疗,身体变得更加虚弱,每天只能靠输营养液来维持生命。专家断言,红利最多只能再挺两个月。

    刘芬知道,精神的力量在这一刻或许比药物更有疗效。在她的反复劝说下,红利向组织递交了结婚申请。“女人嫁人是第二次投胎,你好歹也得想想自己的后半生啊?”母亲哭着劝她。刘芬“扑通”跪在母亲面前:“妈!红利是个好人,把自己托付给他,哪怕只有一天也值!”看女儿心意已决,母亲挽起泪人似的刘芬,默许了。

    杨红利家境贫寒,身患重病,没有人理解刘芬和他在一起到底图什么。而刘芬却微笑着说,红利的勇敢坚强让人敬佩与感动,他是真正的男子汉。他总是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别人,这让她由衷地感动和敬佩。自从他们相知相恋后,刘芬便守在杨红利身旁,寸步不离,而这一守,便是800多个日夜。为了节省开支,刘芬没逛过街,没添过新衣,还暂停了手机的使用,许多朋友很不理解。同时,她却自学厨艺,为让杨红利吃好,跑遍广州的大街小巷,变着花样为他准备食物。对此,刘芬一脸执著地说:“虽然我们的爱情缺少浪漫,但红利就是我最简单的幸福。”2月1日,农历腊月二十九,离新春佳节仅仅两天。一场特殊的婚礼,在某工兵团修理连饭堂举行,主持婚礼的团长、政委几度哽咽。一袭浪漫婚纱的刘芬,紧紧握住红利的手泣不成声:“我把自己托付给你,能相守在你身边,哪怕一天也是幸福的!”当杨红利再次进行化疗时,刘芬含着眼泪说:“病情发展到这个阶段,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坚强地活着,帮你照顾老人,照顾家庭。”

    爱的热度,不仅燃起了新婚红烛,也让这份温暖伸向远方,点亮彼此别样的青春道路。

    无数好心人默默为刘芬和杨红利祈祷———

    将爱进行到底

    羊城,是当年好军嫂韩素云获得新生的福地。如今,“80后”好军嫂刘芬和爱人杨红利的事迹,被人们心口相传,再次温暖着这座充满爱心的城市。

    一些媒体得悉情况后,纷纷前来采访报道。考虑到杨红利的病情及刘芬的感受,医院和部队都婉拒了采访要求。遗憾而归的记者们没有怨气,只有理解和支持,默默为他们祝福和祈祷。

    在杨红利所在部队驻地惠州市,人们都为双拥模范城涌现出这样的军人和军嫂而感动和自豪。

    惠州市外宣办主任邓真,含泪读完他们的事迹后,激动地说:“在刘芬和杨红利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什么是爱情?什么是亲情?什么是对官兵、对部队的深情?什么是对党、对祖国的真情?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这辈子我跟定你了!’,好军嫂一句掷地有声的倾诉,历经三载苦难磨砺,积淀成为比任何格言都有力量的心声。爱是什么?爱不是索取和占有,而是责任和奉献,是无私的付出和不离不弃的坚守。”在惠州市商业学校,同为军嫂的中文老师讲起了刘芬和杨红利的感人故事,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在广东省各大中专院校校园广播里、宣传栏上,“什么是爱?如何去爱?”成为大学生们广泛探讨和热烈议论的话题;许多同学节省下伙食费,给刘芬和杨红利寄去营养品;一群女大学生联名给刘芬和杨红利写信,表达衷心的祝愿,相约“将爱进行到底”……(据羊城晚报)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