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女子叶东星:重残丈夫的精神脊梁
2014年06月10日
在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万全村,提起叶东星,乡亲们无不称赞她是一位贤淑能干的好媳妇、好母亲。自2001年5月叶东星毅然离开繁华的榕城,只身来到僻远山乡万全村和张先震结合,转眼间已13个春秋。她以一个柔弱女子的双肩,挑起家庭重担,对重残的丈夫不离不弃。对于家人而言,她是力量,是阳光,是脊梁。
叶东星是福州市区人,1978年生,小张先震2岁。13年前,花样年华的叶东星和张先震相识时,先震已瘫痪卧床7年多。2000年6月,张先震卧床坚持写作的事迹经《三明日报》报道后,很快被《福州晚报》转载。当时在福州一家超市上班的叶东星看到这篇报道后,深深被张先震自强不息的坚强毅力和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所感动。激动之余,她根据报道中提及的地址给张先震写信,之后频繁给先震写信和打电话。半年后,叶东星突然在电话中向张先震倾述了自己的爱慕之情,表示要和张先震牵手一生。却遭到了张先震的婉言谢绝了。他虽然打心眼里喜欢这位清纯善良的女孩,考虑到自己残酷的现实和农村与城市生活的天壤之别,担心连累她一辈子。可叶东星还是坚持自己的决定:“我想过了,早就想过了。你不要以为所有的城市女孩都是温室中的花草。你不要拒绝,不要自惭,我已铁了心,要和你相厮相守一辈子,永远不离不弃……”就这样,叶东星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和亲朋好友的劝说,毅然决然来到张先震身边,通过几个月的磨合,两人很快结为伉俪。
确实,叶东星没有城市女孩的娇气。她和农村姑娘一样,吃苦耐劳。她一边精心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和按摩擦洗身子,一边跟婆婆和外婆学做家务,很快学会喂猪、洗衣、做饭等家务活。
为这个家,叶东星就像飞旋的陀螺,总是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无论春秋寒暑,她都坚持5点多钟起床,准备一家人的早餐,帮助丈夫洗漱,催促儿子起床,自己连吞带咽匆匆扒几口饭后,便送儿子去上学。接着便是洗衣服、扫庭院,帮助丈夫抄写稿件,然后前往学校接儿子。吃过晚饭、收拾好碗筷后,又是给儿子洗澡、为丈夫擦洗、换衣,常常忙到晚上9点多。为了这个家,叶东星累并快乐着。
曾经,叶东星是个时尚女孩,逛街购物是她的最爱。嫁给了张先震后,她开始精打细算。她每年都要回娘家看望父母和年迈的外公外婆,为节省家里开支,她都会从福州带回一些物美价廉的小商品和副食品食品孝敬公公婆婆,她自己一样都舍不得买。若时间允许,她出门购物不管路途遥远,总是步行,舍不得打的坐公交。
2008年3月初,张先震身患强直性脊柱炎并发症——虹膜睫状体炎,左眼蒙上一层膜,视力模糊。叶东星便亲自送他前往县城住院治疗。经半个月住院治疗和她的细心照顾,病情得到好转,恢复了视力,但此病易复发。为便于治疗,叶东星一家三口便借住在县城。此后,全家的重担都压在了叶东星身上,可她却从无怨言。2010年冬,叶东星被查出患上了肾结石,腹腰疼痛难忍,几次痛得在床上打滚。她强忍病痛的折磨,也要照料丈夫和儿子,直到丈夫苦苦劝说,她才舍得花钱去治病。在叶东星心中,家永远排在第一位。
有了妻子周到细致的照顾和无怨无悔的奉献,张先震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并获得丰硕果实。先后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当代小说》《南方周末》《新民晚报》等全国200多家报刊发表散文、童话等文学作品1000余篇;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选集《笑对命运》和《大笨猫》、《给月亮找伴》等童话书;100多篇作品被收入各种文集、图书;获各类奖项21个,成为福建省作协会员和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会员。张先震说:“我的好妻子叶东星是我精神家园的脊梁,是她的不离不弃、精心呵护和无私奉献,使我跨越了一道道苦难和无助的人生栅栏,拥有了比常人更真挚恒久的爱情和幸福温馨的家庭。我终身感谢她!”(今日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