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话筒,他随手就丢在了地上,之前他一直把它当宝贝一样供着。
“她同事告诉我,小妮儿已经不行了。”直到现在,38岁的张玉华都将36岁的宋玉焕叫做“小妮儿”。闻及,宋玉焕总会露出甜蜜的笑容。
一路上,张玉华跑掉了鞋,跑掉了上衣,却全然不知。
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张玉华求急诊室的大夫们再救一救已被宣布进入临床死亡状态的妻子。他实在不明白,刚才还好好的妻子怎么就没有了呼吸,心脏也停止了跳动。
命运被改写之前一个多小时,张玉华陪妻子走进海河宾馆附近的一家诊所。因为身体出现炎症,宋玉焕来到这家诊所输液。诊所为她使用的是鱼腥草注射液,五年之后的2006年,这种药物因为屡屡出现致病、致残等严重副作用被国家叫停。
半瓶液体下去,见妻子并无不适,张玉华起身与她告别,前往海河宾馆上班,后来……
十一年后,张玉华说起这些,仍旧泪眼婆娑。坐在身旁的妻子,则将头深埋在臂膀里。“小妮儿,抬起头来,咱都过来了。”张玉华说,自己却忍不住泪水。
“半个”奇迹 成功抢救后妻子成了植物人
“我守在ICU病房门口,推出来一个是死的,再推出一个来还是死的。我怕的要死,生怕下一个会是她。”
聊城市人民医院急诊室里,大夫告诉他,她已经完全没有再抢救的必要。“推还是不推?”大夫问张玉华,还愿不愿意将妻子推进ICU病房进行最后一次抢救。
张玉华说:“推。”然后开始光着脚一路狂奔将妻子送进ICU。
最后一次抢救后,宋玉焕活了,“医生说这是个奇迹。”然而,奇迹在宋玉焕苏醒过来的当晚戛然而止。病变发生,宋玉焕成了“植物人”。
命运被改写之前的十几天,张玉华夫妇刚给儿子照了百天照。老照片里,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完全不知命运的漩涡正在前方等待他们。
1994年前后离开临清市文化馆,张玉华只身前往聊城闯荡。因为嗓音好,长相周正,他渐渐地成了“红人”。“出事之前最红了,在聊城主持会议、庆典、唱歌,聊城市第一个无线话筒就是我用的。1994、1995年,我唱一首歌就是一百块钱。”彼时,张宋二人的月收入已有四五千元。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贫瘠的鲁西北大地上,“万元户”仍被传诵、被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