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女孩樊雅婧的孝心之路:带着母亲上学支教
2012年09月11日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江西余干县东山学校的孩子们迎来了他们人生当中第一节由专业老师教的美术课。这位正在上课的老师名叫樊雅婧。
现年23岁的樊雅婧是余干县信丰乡人,从小父母离异,她随母亲与继父组建了新的家庭,但生活很艰辛。大三暑假时,母亲突然昏倒在地,后被诊断为脑溢血。医生说,基本没有希望了,即使奇迹地保住了生命也是植物人。
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继父默默地离开了,原本坚持治疗的舅舅也失去了信心。
樊雅婧擦干眼泪,寸步不离地守在床前,紧握住母亲冰凉的手,不停地呼唤:“妈,你忍心抛下我们吗?妈,你快醒醒,女儿好想跟你说说话……”突然有一天,樊雅婧感觉到母亲的手指动了一下,她欣喜若狂,飞奔跑去叫来医生,奇迹真的发生了——母亲被唤醒了。一个月后,母亲脱离了生命危险,可是左半身不能动弹了,被接到江西农村舅舅家中照顾。
原本想象着母亲正在接受理疗,但她放假到舅舅家却看到母亲整个身体都浸在尿里,背上多处出现了褥疮。樊雅婧想到母亲平时爱干净,即使是干农活还打扮得整整齐齐。看着母亲一脸痛苦却无法言语,她知道,此时的母亲一定“生不如死”,内心比身体更痛苦。她换掉床单,帮母亲洗澡,穿上干净的衣服,母亲这才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这不怪舅舅,毕竟他也有一家子人需要照顾。”樊雅婧说。
樊雅婧突然意识到只有自己来照顾,母亲才能每天干干净净,开开心心。于是,她决定把母亲带到她上学的湖北黄石市。“即使瘫痪在床,我也要让她活得开心,活得有尊严。”
樊雅婧推着轮椅上的母亲从江西回到校园后,在校外租了一民房安顿下来。但是,由于长途劳顿樊母再度发病,樊雅婧凑了一万多块钱将她送到黄石中心医院。虽然背负着已过万元的债款,但樊雅婧没有一点惧色,带着母亲完成学业。
每天早上6点多,樊雅婧都要为母亲按摩左麻木的手臂、腰身、大腿、小腿,再帮她穿衣、洗漱,然后将她挪到轮椅上,推着妈妈到病房外呼吸新鲜空气。散步回来后,樊雅婧买回早餐,一勺一勺将稀饭喂妈妈。到8点,护士过来打针。樊雅婧抽空洗晾好衣服,便寸步不离守在病床旁。“如果她睡着了,我得盯着,怕她手乱动。因为每天要打好多瓶,手受到压迫容易浮肿。”樊雅婧每天还要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由于病后的母亲长期便秘,又不能用劲,她要帮母亲把大便抠出来。
中午12:30,安顿好病房里的一切,樊雅婧匆匆赶往黄石三中,身为实习老师的她要指导美术生画画;两个小时后下课回来,她又推着母亲去做理疗。吃完晚饭,再往学校赶,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再回到医院。等妈妈睡着了,她还要备课、看书,通常都是深夜2点才睡觉。在事情的间隙,她还要准备毕业论文,做些兼职来偿还医疗费。
为了寻找适合母亲的治疗方式,樊雅婧还会在微博关注一些知名中医,或者连发微博,打听各种治疗方式,“只要有1%的希望,我也要救妈妈!”
樊雅婧母女感动了同学,也触动了继父。班上的同学都自发地抽空到医院,给她打下手,聊天解闷。继父也“回心转意”,主动来到黄石。
稍微闲一点的樊雅婧又想着做兼职赚钱。“我要给妈妈买一件新衣服,经常有同学来看她,给她穿得好看一点,她会很高兴的。”
慢慢地,樊雅婧的微博受到了许多网友的关注。“樊雅婧,加油!你要学会坚强!我们会一直支持你的!希望你母亲能够早日康复!”这类的祝福如潮水般涌来。有网友评论说,学美术的樊雅婧能够让美常在,即使面对苦难,也一样美美地生活。这种难能可贵的爱与美让人动容。
樊雅婧的微博也被同学在BBS、QQ群以及微博间频繁转发。湖北师范学院的同学们纷纷号召校内募捐,两天时间就收到爱心款超过2.5万。行动也通过网络延伸到社会,许多市民看到消息后主动捐款,社会捐助款几天内就超过了十万。
樊雅婧将其中的1万元捐给黄石市慈善总会,成立了黄石“至孝慈善基金”。“我妈的康复治疗费有了着落,应该回报社会。希望这项基金慢慢累加,以后能帮助更多人。”樊雅婧说道。
今年7月,樊雅婧从湖北师范学院油画系毕业后,拒绝到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为了母亲,回到家乡的东山学校支教。东山学校为母女俩安排了住房,并考虑一天只给安排两节美术课,但樊雅婧却主动承担起学校8个班级的美术课程,平均每天增加了1.5节课时。
从此,樊雅婧上课照顾学生,下课照顾母亲,带着对母亲的孝心和对社会的感恩开始了在家乡的支教生活。(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