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南宁60多对夫妻开发“幸福农场”

2013年03月04日

    在南宁周边的江南区江西镇及隆安县,以往很多夫妻双双跑到广东打工挣钱。近年来,开始有不少夫妻选择在家乡种菜,开发“幸福农场”。3月1日,在南宁市江西镇古思村,江南区江西镇有3对夫妻和隆安县几对夫妻与古思村委签订了租地种菜合同,租了几十亩地进行种菜。

  据介绍,自2011年5月份以来,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和隆安县就有60多对夫妻在古思村租地种菜,几年来,他们通过辛苦的劳动不仅开创自己的农场,也找到了幸福。

  3月2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距南宁市五一路约15公里的古思村,在所属第三小组的一片田地里放眼望去已是一片片嫩绿的蔬菜,菜地旁边零散不齐地建起供夫妻俩安居乐业的小房子,不远处的地上,一对对夫妻正在弯腰收菜。

  来自江西镇的莫姓夫妻年约40多岁,他们告诉记者,2011年前夫妻俩一起到广东东莞打工帮人种菜,一去就是十几年,夫妻俩在广东打工年头忙到年尾,累了一身还不说,可所得到的工钱也不算多,一个人有两三万元,每年春节回家一趟开支往返车费所剩的钱也不多,年年如此感到没挣什么钱。

  外出打工很久了,回到家乡发现南宁的城市建设一年比一年好,人口也越来越多,这么多人口的城市,对蔬菜的需求量肯定大。于是夫妻二人考虑将自己在广东学到的种菜技术移植到南宁发展,但因他们所在的家乡水源不足,加上离南宁市区远,蔬菜拉到南宁批发成本高,所以选择距离南宁市区较近且交通便利的古思村租地种菜。

  南宁市古思村委刘大健副主任告诉记者,自2011年5月份以来,江南区江西镇及隆安县等地群众,来到古思村租地种菜的就有60多户,而且多数以家庭夫妻为主,仅江西镇就来了30多对夫妻。他们大多都到过广东种菜,种菜有一定的经验。

  这60多对夫妻先后来到南宁市古思村田头地角“安营扎寨”之后,每亩以1500元的租金租地,并与当地村民签订4-5年的租期合同。随即开始翻地起菜奎,在菜奎周围布设水带,并在地角挖井储水。他们凭着吃苦耐劳在古思村站稳了脚跟。一方面他们扩大蔬菜的经营规模;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添置运输蔬菜的运输车辆。同时不断探索创新蔬菜种植技术,提高蔬菜的口感和品质。

  据介绍,每对夫妻在古思村一般租5-6亩地种菜,主要种生菜、莴笋、菜心、大白菜等蔬菜。莫姓夫妻告诉记者,他们租了5亩,按生菜和莴笋计算,每亩可产2500公斤-4000公斤不等,生菜一般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得一造,如果卖得好价钱,批发价每公斤1.6元-2.4元,这样亩产值4000元-10000元。虽然种菜也有一定的风险,但每对夫妻经营五六亩地种菜,扣除成本包括租地费,一年下来纯收入也有8万元,比去广东打工要好。

  据南宁市古思村委刘大健副主任介绍,古思村地理位置优越距南宁市近,且水源丰富,可以说菜地旁边时时流淌清澈的水源,所以吸引很多人前来租地种菜,前来古思村租地种菜的60多对夫妻已租下近300亩地,目前还有300多亩可以开发农产品的种植。

    种菜故事

  卖菜半夜就要出发

  来自隆安县的林姓夫妻告诉记者,为了赶在一大早就拉菜进城批发,白天夫妻俩弯着腰在菜地里收菜,到了傍晚时分夫妻俩赶着将菜装上三轮车,每次抬着装满一筐数十公斤的蔬菜,走在田间小路用力不均,于是翻下菜地不知多少次,有时遇到下雨天气,田头地角泥泞不堪,翻倒在菜地小沟一身是泥,有好几对夫妻为此吵过嘴。

  白天收回来的菜次日凌晨2时左右就开始从菜地出发,驾驶三轮车载着300公斤左右的蔬菜赶到南宁市五一路的淡村菜市或明秀西路的五里亭菜市批发,往往守到天亮才能批发完。

  夏、秋季节天气较暧和,他们守在菜市被蚊子叮。冬天天气寒冷,驾车拉菜从古思村到南宁市区的几个批发市场也有十几公里,寒冷刺骨很难受。如此艰苦种种,拉出去批发的菜如果卖得好价钱,夫妻俩数着钱时还感到有精神安慰,但热天蚊子叮咬,冷天寒冷刺骨,如果卖不得价钱,夫妻俩有时真是哭不出声。

  快乐收菜溢着幸福

  虽然种菜辛苦,但在空气清新的古思村种菜也有乐趣。采访中记者看到,一对对夫妻在收获他们自己辛勤种下的果实时笑逐颜开,不时地相互打趣取乐。3月2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菜地里看到一对夫妻在收菜时相互逗笑,男的说起风了,天气要转冷了,现在有个暖气多好啊,那女的看了一眼笑道,好好收菜,别想歪念头,随即夫妻俩相视而笑。

  来自江西镇的莫海珍夫妻俩并排收菜,身后放有一台插卡音响,收菜时放的音乐给夫妻俩带来了很大的乐趣。莫海珍告诉记者,卡上有8G的内存,录入的歌可以听一个星期。当有人走过来时,莫海珍马上对妻子说,看!有人来了,问问是不是收菜老板,女人开口问价肯定得好价,说得妻子甜甜地笑了。(当代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