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老人5岁逃难与家人走散 寻亲75年终团圆
2013年04月24日
姐弟俩终于相认团聚
离散75年之后的大团圆
肇庆市德庆县回龙镇六水村委会大湖村80岁老人周十妹终于圆了大半个世纪“能见上娘家人”的世纪梦!“5岁时与父母、姐姐离散,如今过了75年了,再次见上娘家人,好高兴!”21日,周十妹连连抹着眼泪,兴奋地告诉记者,来自顺德、南海、香港等地30多名娘家人近日来到大湖村,让周十妹终于与离散75年之久的亲人相认团聚。
因逃战乱与家人离散
周十妹能圆世纪梦,还得从义工陈世汝说起。今年55岁的陈世汝从一家德庆民营企业退休后,赋闲在家的她做起了义工。1995年10月25日《羊城晚报》大篇幅报道先天性无眼球孤儿国振华的新闻《无目孤儿吞别泪》一文就是她采写的。“去年年底,我请人到家里搞水电装修,一天,水电工陈雄华说要请假回家看望摔伤的老母亲周十妹,于是,我跟着他一起去看望他的母亲。”陈世汝说起缘由。
陈世汝与周十妹聊得投缘,周十妹于是把陈世汝当成亲人那样,说起了自己大半个世纪从没有向家里人提过的身世。原来,“走日本鬼”那年(1938年),她随父母家人从顺德北滘出走避难,才5岁的她及10岁的姐姐与家人失散后,流落在封开、德庆一带山区,后被人收养。周十妹依稀记得与姐姐分开的场面:带走姐姐的阿东婆与收养她的宝辉婆是封开人,阿东婆说“我要大的,你要小的”,并给姐妹俩起了新名字“连喜、有喜”,周十妹被称为有喜,后来她又被转卖给回龙六水下嘴村姓黎人家做养女,改名黎月英。因怕姐妹俩会结伴逃走,买她们姐妹的人一直不让她们见面。
自此一别,姐妹俩再也没有见过面。周十妹告诉陈世汝,自己“日子短了”,最担心的是怕来不及回趟娘家了。“我都走得那么远了,家里人就走得更远了。”她说的“远”是指年龄大了。她说,她这辈子能见上娘家人当然好,如见不上,能见上侄儿、外甥也就安乐了。
热心义工帮忙寻亲
陈世汝起了为周十妹寻找娘家人的念头。今年1月4日,陈世汝只身来到顺德德庆同乡会,找到了同乡会的梁生、陈生,并一起来到北滘镇北滘居委会,留下为周十妹寻亲的资料和联系电话。
几天后,一位叫周海明的人给陈世汝来电,说周十妹的情况与他家族一位失踪者相似。
今年56岁的周海明告诉陈世汝,父亲周福庆娶了二房妻子,第一房林氏生了十个儿女,八女二男,两个儿子十岁夭折。第二房生三女一男。周海明的异母姐姐老大嫁在西樵;老三嫁广州后去了香港;老四、老六嫁北滘本地;与周十妹一起与家人失散的老七,后来辗转到了香港。
“父亲在世时曾多次告诉我们,失踪的周十妹,右脚趾有个与众不同的特征。”周海明说。
1月10日,陈世汝回到德庆,找到周十妹,周十妹对出生地北滘已没有任何印象,不过,她仍能用北滘的方言说出带着浓浓乡音“北滘”两字。另外,她的右脚趾有一只叠在另一只上面,与周海明说的基本一致。
3月6日,陈世汝带着周十妹和他儿子陈雄华来到顺德北滘区与周海明见面。对于走散75年之久的周十妹和周海明来说,姐弟相见本应悲喜交集,但他俩谁也激动不起来。因为,现在能与周十妹相认的老一辈没有一个在世了,仅凭周十妹右脚趾上的特征,姐弟俩还不敢相认。
失散75年后终相认
虽然没敢马上相认,但周海明念亲情切,周十妹离开顺德后,他就与异母姐姐的儿子钟瑞焕反复看周十妹的照片,觉得真像他的一位姨妈。西樵和香港的外甥们看过照片,都认为周十妹像他们上辈的亲人。而且周十妹右脚趾上的特征以及她的经历与上辈说的都非常吻合。周海明与外甥几经商量,一致确定周十妹就是失散75年的亲人。
陈世汝也继续帮忙寻找证据。“大湖村几位老人现在还记得,约在1967年,当时的回龙公社收到过一封寻找周十妹的香港来信。周十妹和她的丈夫陈树荣都不识字,是小学聂老师帮读的信。周十妹记得信上有这样的内容:(连喜)姐姐出了香港,正在寻找她,还说去香港前就找过她,想和她一起走。
周海明也说姐姐(连喜)曾告诉过他周十妹的事:姐姐与周十妹一起走过日本鬼,后来从香港回乡探亲给家乡的亲属讲过周十妹的事,就是她最着紧寻找周十妹,不但在香港、广州的报纸登寻人启事,还给周十妹可能在的地方写过信。
4月14日,周海明带着家姐周次玲、周细玲、周群芳以及子女、外甥、外甥女等30人来到了大湖村。听说娘家的亲人要过来相认,周十妹一直站在家门口等待着亲人的到来。一见到周十妹,周海明把她紧紧拥在怀里,泪水夺眶而出,连声叫“家姐”……
香港的姨甥杨光锐激动地说:“听说找回了阿姨,我特意从香港来到这里见见她,都离散几十年了还可以相见,真的好开心、好激动。”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