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血肉之躯护子公婆讲述感人母爱
201年04月24日
被消防官兵从30多厘米宽的水泥板缝隙里挖出来时,22岁的周玉红保持着一个姿势:双臂环绕、下颌和腹部环绕呈弧形。这个用血肉铸成的安全港湾里,保护着她5个月大的小儿子刘雨泽。令人惋惜的是:小雨泽当时已经停止了呼吸。3个小时后,重伤的周玉红也告不治去世。
在五星村双石村民组,周玉红住过的那座二层小楼已是一片废墟
虽然没能创造奇迹,但她的母爱令人感动。22日,本报特派记者走进母子俩生前居住的芦山县龙门乡五星村双石村民组。
灾难毫无征兆
在五星村双石村民组,周玉红住过的那座二层小楼已是一片废墟。4月20日8时02分,周玉红带着小儿子刘雨泽,就住在一楼南侧的卧室里。
灾难毫无征兆。在周玉红婆婆、48岁的乐凤品眼中,这个清早甚至有些“欢乐的好兆头”。头天晚上,在西藏打工的儿子刘亚打来电话,说想趁五一假期回家探亲。“玉红高兴了一晚上。”乐凤品说。她盘算着:久未团聚的一家人该做点啥好菜改善改善。这个节俭惯了的农村妇女甚至打算:一大家子可以到雅安市区去旅旅游。“玉红在家照顾孩子,好累哟。”乐凤品说。
当天早上乐凤品起的很早。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她正在准备早饭。这座2层楼房里住了6口人。乐凤品和老伴刘松净、80多岁的刘家老母亲、周玉红和两个儿子。后来的灾难让乐凤品在悲痛之余略有一丝庆幸:19日晚上,两岁的大孙子吵着要跟奶奶睡,和老两口睡在2楼;5个月大的小雨泽离不开妈妈他再也不会离开妈妈了。
20日8时02分,乐凤品抱着大孙子在院里忙活;刘松净在收拾三轮车,准备出门干活;刘家老母亲坐在院外晒太阳。周玉红和小儿子还没起床。事后乐凤品无数次埋怨自己,如果自己能早点喊儿媳起床,悲剧就不会发生。
血肉铸成的“安全港”
老两口趴在地上忍受了长达几分钟的晃动。抬起头来时,花30多万元修建的小楼消失了,睡在一楼的儿媳和小孙子也消失了。老公公刘松净发疯一样地冲上去,用手去扒废墟,弄伤了手指。
22日上午,他的右手食指指甲仍然残缺一块,其余的指甲缝里有黑红色的血斑。可是呼喊和自救都被沉重的混凝土块阻断了,直到村民们在大地震的惊慌中清醒过来,听到乐凤品凄厉的呼救声,他们纷纷赶来。还有人开来了挖掘机。不久,雅安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也赶来了。在消防官兵的努力下,一处30多厘米的缝隙被开辟出来。20日下午,刘松净把头探进去,他看到了儿媳,却不见孙子。“玉红趴在离门口很近的地方,身体蜷缩着。”等消防员们合力把周玉红的身体从废墟里拖出来,刘松净才看清,“小孙儿被儿媳搂在怀里,她用身体护住了孩子。”刘松净夫妻二人说,当时觉得,儿媳就像只“护雏的母鸡”。村里的高中生则用带着文学色彩的语言形容:“那是个用生命铸成的安全港湾。”
新坟,离家不远
可是“安全港湾”没能战胜这场灾难。“孙儿的身体挖出来时已经凉了。”乐凤品带着哭腔说。当时儿媳妇还有心跳,一家人还抱着一线希望。仅仅3个小时后,对周玉红的抢救也告失败。
刘松净认为,如果儿媳妇不是去护孩子,完全有机会逃出坍塌的房屋。“是我们家害了这个好儿媳妇啊!”接受采访时,老汉一直在用手搓揉着眼睛。亲家从外县赶来了,那里也是灾区。刘松净坚持要自己给儿媳办丧事。棺材买不到,他从乡邻那里借来了一口棺材,棺盖在地震中被砸裂了。“不知道玉红和小孙儿会不会怪我。”
21日早上,周玉红和小儿子被葬在五星村的后山上。这里距离她倒塌的家只有几百米远。在西藏打工的刘亚也赶回来了。这个22岁的年轻人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打击得有些木讷。
妻子18岁时就嫁给了他,先后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刘亚说妻子是个爱笑的年轻女子,很漂亮。可惜所有的照片都被埋在了废墟里。刘亚打算雇挖掘机搬开混凝土块,把这些东西找出来。他的父母曾试图阻止儿子的做法,怕他睹物思人。但刘亚坚持,说是要留个念想儿。
一块相对平缓的山坡空地。面向山下,树林围绕,一大丛不知名的野花已经开放。现在这里有一座小小的新坟,没有墓碑。坟前摆着一瓶矿泉水。刘亚说,地震后村里的补给跟不上,找不到妻子爱吃的水果。刘亚说自己会留在村里,妻子在山上陪着儿子,他在山下陪着妻儿。“一家人还是在一起。”
但两岁的大儿子不认可这一切。听到身边有人说出弟弟和妈妈的名字,他会捂住耳朵,大声哭嚎。孩子依稀记得:4月20日早上那锅奶奶没来得及煮好的粥和年轻的母亲、幼小的弟弟,被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掩埋在倒塌的屋子里。
(来源: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