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三次英雄 我当三次英雄家属”
2013年05月07日
“你当三次英雄,我当三次英雄家属”,一位芦山地震国家专家医疗队队员的妻子在写给丈夫的信中说,“国家需要你,你义无反顾;我们这个家需要你,不能没有你!期待你再次平安凯旋。”
这位医疗队队员,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医生庄震。37岁的庄震参加过抗击非典和汶川地震医疗救援。芦山地震发生当晚,庄震随国家卫生计生委派出的首支国家专家医疗队赶赴灾区,至今战斗在救援一线。
芦山地震后医护人员积极救治受伤群众
庄震的妻子王威在信中写道:“你出生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年。估计就是因为你名字中有个‘震’字,你怀揣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理想考入了北京大学医学部,那是我们相识的地方;你毕业就到北医三院工作,那是我们共同的工作单位。在平日的工作中,你就是普普通通一名医生,做着非常平常的工作。”
在信中,王威轻松诙谐地讲述了自己三次充当“英雄家属”的难忘经历:“2003年非典无情袭来,你从班上直接就进了发热门诊,因此我们把婚礼从五一延到十一。也因为你是‘英雄’,我们能有幸在人民大会堂参加特别的集体婚礼,我成了一名‘英雄家属’,我俩第一次上了报纸——《北京青年报》。”
“本以为这就是你的英雄历史了,但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又让你谱写了新的内容。当时,北医三院以最快速度组织了医疗队。第一批出发后,5月16日,正在上白班的你被通知直接去四川抗震,最终你在集合前没能回家看上儿子。你在四川的17个日夜里,我又成为了‘英雄家属’。我们家又上了《北京晚报》。记得接你那天,你笑得特别开心,说了句‘回家真好!’”
“2013年4月20日,同样是周六。因为雅安发生7级地震,你再次接到了紧急集合的通知。我知道消息后,第一个反应就是‘怎么会又是你?’这一问,让我妈听见了,立即批评道:‘这是什么话,能被需要就是一种幸福,灾区现在不定多需要你们这样北京大医院来的大夫呢,你可不许拖庄震后腿。’……直到送你们上了去机场的大巴,我好像才回过神来,我再一次成了‘英雄家属’。这次我们有微信沟通了,而且院里给英雄、英雄家属及相关科室和院领导建了‘群’,每天看这里的消息就像身临其境一样,为灾区人民担忧,为你们鼓劲。这次你们比上次工作做得更细致,更具体。你自己写的文章《5年后,再赴地震灾区》又一次上了《北京晚报》。”
王威也是一名医生,工作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她写道:“其实当家属的我,真的想说:下回能不能有机会让你当一次家属,也让我当一回英雄?你的身影越来越高大,我走在你身后会有压力啊,哈哈哈!家里你放心,我们老老小小齐努力,绝不让你分心。”
由于灾区网络信号欠佳,而且救治任务繁重,庄震4月26日才登录电子邮箱,读到了妻子的信。本想立即给她打个电话,可是眼泪流了下来,声音也哽咽了。
他用手机给妻子编发了一条短信:“我读了三遍,我哭了。这几天你压力很大,辛苦了!等我回来。”
归期尚未确定。庄震说,地震让大量伤员出现挤压综合征,容易引发急性肾衰。早期进行治疗处理,可以有效减少致残致死。灾区现在还很需要肾内科医生。
庄震告诉记者,这次去救援,妻子正发烧卧床。为了让她多休息一会儿,参加医疗队的消息临行时才对妻子说。
“最过意不去的是,24号是岳母的七十大寿……”庄震说,“我们一年前就开始筹划,选好了餐馆,想陪一直为我们辛苦操持家务的岳母出去好好吃一顿,还要选一件有纪念意义的小礼物做寿礼……”
庄震说:“母亲替我给岳母精心挑选了生日礼物。岳母对我也很理解支持,她说只要我平安回来,比什么都强。”(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