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民陈永生15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养母
2013年06月25日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在贵州省余庆县龙家镇平桃村,养子陈永生照顾瘫痪养母李胜碧15年如一日,演绎了一首人间孝义的真情诗篇,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
养父去世养母瘫痪 37岁男人扛起家庭重担
陈永生家住余庆县龙家镇平桃村车碗厂组,家里有七兄妹,在他两岁的时候,由于叔俩李胜碧没有孩子,父亲把他过继在李胜碧膝下抚养。1997年,37岁的陈永生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两个打击。养父在一场车祸中意外身亡,养母李胜碧一夜之间瘫痪不起,家里还有两个正在上高中的儿女,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
说起母亲生病的情形,陈永生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两个孩子和母亲正在吃饭,突然老人夹菜的手不停的颤抖,在孩子的帮助下,老人好不容易吃完了那顿饭。随后,孩子们扶着母亲到里屋休息,这一睡,老人再也没有独自起床了,右半身瘫痪。
为了给老人治病,陈永生带着母亲到湄潭、余庆、敖溪等地寻医问药,通过一个多月的住院治疗,老人勉强能依靠拐杖走几步,但是身体的右半部分已经失去知觉,老人不能说话。据陈永生回忆,医生说老人这种病是不可能完全恢复的,只能靠药物来维持生命,要帮助老人多锻炼,这样老人能多活几年。当时老人已经61岁了,于是,他带着母亲回到家中,一边照顾她,一边打听治疗母亲病的药。不管有多远,陈永生都去找来给老人服用。在平时的照顾中,他按照医生的话,只要忙完地里的农活,陈永生不顾身体的劳累,回到家中顾不上吃饭就去抱着母亲在自家的街沿和院坝里来回得走,当他停下来时常常是汗水湿透了衣服,手疼得抬不起来,但是他仍然坚持抱着母亲走了5个月,希望母亲的病能有所好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老人终于可以拄着拐杖沿着街沿走100米远,陈永生无比的高兴。
精心照顾养母15载 76岁瘫痪老人皮肤没有一处坏死
说起照顾瘫痪病人的艰辛,今年52岁的陈永生笑着说:“只要母亲活着一天,我就会好好照顾她,让她吃饱、穿暖、不冻着,尽我最大的能力让她颐养天年。”
陈永生家里有5口人,女儿和儿子都已经成家了,妻子为了补贴家用,去年过完年后就外出打工,留下他一个人在家照顾母亲。家里靠他耕种5亩田土勉强维持生活,常常是忙完地里忙家里。每天凌晨5点多就起床,上山弄猪草回来已是8点多,他急忙开始做饭,生怕饿着母亲。饭做好后,他先端过去用勺子一勺一勺的喂母亲,由于老人年岁已高,牙齿不好,一顿饭常常要吃上半小时,等母亲吃好后,他抱着母亲起来上厕所,忙完后将母亲抱回床上休息。他才回到桌上自己胡乱的吃上几口,收拾好家里已是早上10点多了,扛起锄头顶着烈日来到地里干农活,干到中午3点多他急忙赶回家,给母亲送上茶水,然后开始为母亲做饭,吃完后又上山忙碌,直到晚上天黑才回到家,把一切收拾好,照顾母亲吃完饭、洗脸后让她休息,时间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有时候农活忙了,他就忙到很晚才睡下,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晃就是15年。
“每次农闲时上街赶集,都会给老人买点新鲜的肉,回来给她变着花样的做,老人牙齿不好,在床上躺的时间长了肠胃消化不太好,我就给他剁碎,弄成肉丸子、肉沫和蔬菜炒来给她吃,有时候还买一些苹果、香蕉喂她吃。”陈永生说。
除了在饮食上给老人精心照顾外,他总是将母亲收拾得干干净净。热天的时候,陈永生和妻子不定时的打水给老人擦洗身子;冬天的时候,在老人的房间生好火帮她洗澡;老人年纪大了怕冷,陈永生就上山砍柴回来烧炭给老人取暖,每年365天,老人的房间至少有200天生有火。老人的床单每过一段时间就换洗,衣服3到5天就换洗一次。夏天的时候,妻子总是将老人的被褥放在太阳下晾晒。只要我们有时间,就把老人推到院坝边晒太阳,扶着她在院坝走动走动,让她呼吸新鲜空气。
如今76岁的李胜碧老人精神状态很好,身上皮肤没有一处坏死。走进老人的房间,里面摆了一张床、一个柜子、一个火盆,床铺整理得干干净净,老人穿着干净的衣服,看起来不像生病多年的老人,这都得益于陈永生15年如一日般的精心照料。
15年的不离不弃 用青春和爱谱写了人间孝道
15年前,陈永生正直壮年,看着外出打工挣钱的村民,本可以出去挣钱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可他为了不离开自己的母亲,15年来,没有出过一次远门,没有在外留宿一次。
“儿行千里母担忧”。而在陈永生身上,却是“儿行千里担忧母。”“因为要照顾年迈卧床的母亲,偶尔才去一下龙家街上买点需要的物资和生活用品,那么多年从来没有在外面住过一晚。”陈永生说。
据陈永生回忆, 2007年农历9月25日,他的脚痛,要到70公里以外的余庆县城检查,妻子没在家。他给母亲煮好饭,让弟弟到了时间热给母亲吃。到余庆检查完后,没有顾得上吃东西就坐车往家赶,摸黑走了10公里路到家已经是晚上9点了,一进门就去给母亲送好吃的,母亲见到他时像个孩子一样高兴地留下了眼泪。
“以前妻子在家的时候两个人总要留一个人在家照看老人。今年妻子出门打工去了,女儿在余庆县城结婚,按理说当父亲的要在女儿的新家留宿一晚。可我放不下母亲,早上把母亲安排好后10点才坐车去余庆,到女儿家已经是2点了,3点多吃好饭来不及去看一下女儿的新家就匆忙往家赶,回去给母亲做饭。”陈永生告诉我们。
当记者问起那么多年来照顾母亲的感受时,这个质朴的农村汉子傻傻的说:“不管母亲病成什么样子,照顾好她是我的责任,是我应该尽孝的。”是啊,把孝心当成一种责任,就像母亲小时候照顾孩子一样精心呵护,用自己的爱和坚持,用自己的青春去换来母亲的健康是多么的伟大,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而陈永生,一个养子无悔照顾养母15年,他用平凡的举动演绎了人间真情,书写了一出人间孝老爱亲的典范。 (余庆县文明办 陈应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