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汶川特大地震六周年:灾区6年 生机一片

2014年05月13日

    昨天(5月12日)是汶川特大地震六周年的日子,汶川民众在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前,为在抗震救灾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和遇难者举行悼念活动。随着深情低回的《鲜花曲》响起,身着素衣的民众,面对遗址默哀。致哀之后,所有到场民众依次上前,将手中的小黄菊祭献到纪念台上。

  “思念埋在心头,生活还得继续前进。”来自漩口镇的村民王彩芳将手中的菊花轻轻放下,寄托哀思。她告诉记者,家里有亲人在汶川地震中遇难,差不多每年的5月12日都会过来祭奠。“现在的生活很好,希望逝者安息,生者好好珍惜生命。”

俯瞰汶川县映秀镇一角(5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桥桥

    在汶川大地震六周年之际,记者回访汶川大地震重灾区“三川”之地——青川、北川、汶川。时隔六年,俯瞰昔日满目疮痍、举国情牵的地震灾区,新民居鳞次栉比,新城镇、新村庄欣欣向荣,新学校、新医院设施完备,新企业、新园区勃勃生机,道路崭新、交通发达,龙门山脉山青水秀……曾经伤痛的土地在五月的阳光下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汶川县县长旺娜告诉记者,“5·12”后,汶川县确定精品景观、精美村寨、精致农庄的规划思路,目前全县已建成20个精品旅游村寨、91个幸福美丽家园,有农家乐、乡村酒店500余家。去年,汶川接待游客604.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29亿元,比2007年分别增长522.88万人次和23.95亿元。

  在古茶马古道上,一座千年历史的西羌文化古镇——水磨镇。地震前,这里聚集63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模式,让水磨镇生态环境付出沉重代价;地震后,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这里变成一座风景如画的现代“桃花源“,镇上有256户人家从事旅游经营。去年水磨共计接待游客17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亿元,“人均收入达到1万多元,比汶川地震前翻了一番。”水磨镇景区管理处工作人员李静说。

  如今,汶川民众也开始数说着汶川人的幸福生活。“震前,老街上做生意的不多,也看不到游客。可现在家家有住房,户户有商铺,人人有就业啰。”水磨古镇禅寿老街上村民刘中正说,今年五一节小长假首日,就有20000多名游客到水磨镇旅游观光,迎来了旅游小高峰。(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