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8日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医疗保障处处长姜宇昨日(6月17日)指出,2014年,我国医疗救助整体财政资金投入大概是240多亿,中央财政安排了141亿,占58.5%,地方财政是88.9亿,占36.9%,还有一部分是社会捐赠资金,大概在11亿左右。
17日,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徐华副司长、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医疗保障处姜宇处长、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张振忠副会长做客中国政府网,解读大病医疗救助,并回答网友所关心的问题。
姜宇指出,中国解决城乡居民医疗保障问题是一个多层次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以及目前正在推进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中国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还有社会力量和社会捐赠资金的作用在里面。总体来讲,近几年,国家对医疗保障事业高度重视,财政对医疗保障的投入以及对医疗救助的投入还是逐年增加的。
“从2009年到2014年,各级财政一共安排了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是1095亿,年均增长13.8%,应该说是逐年增长的。”姜宇表示,今后,各级政府对医疗救助投入水平还会逐渐增加。
姜宇表示,今后,各级政府对医疗救助投入水平将逐渐增加。一是科学测算资金需求。二是政府要加大投入,现在主要以县级政府为主导管理。第一步预算安排的责任首先是县级政府。省和市级财政要加大对本行政区域内经济困难地区的医疗救助补助力度。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中央财政在整个医疗救助筹资里占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