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建成达到规定标准的农家书屋60余万家
2012年09月27日
新闻出版总署今天(9月27日)在天津召开的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总结大会上介绍说,截至2012年8月底,全国共建成达到统一规定标准的农家书屋60余万家,基本实现了“农家书屋村村有”。
据介绍,我国于2005年底在甘肃、贵州等西部省份启动了农家书屋试点工作。在总结一年多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农家书屋工程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
2007年8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将农家书屋工程确定为中央五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之一,要求到2010年建成农家书屋20万家,2015年基本覆盖全国所有行政村。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努力,截至2012年8月,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完成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任务,提前三年实现覆盖全国行政村的目标。
目前,全国共建成达到统一规定标准的农家书屋600449家,投入资金180多亿元,配送图书9.4亿册、报刊5.4亿份、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1.2亿张、影视放映设备和阅读设施60多万套,全面覆盖了全国具备条件的行政村。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表示,将从五方面继续推进农家书屋建设:
一是以出版物补充为保障,完善农家书屋长效机制。柳斌杰介绍说,中央财政“十二五”期间安排了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每个农家书屋每年可以获得2000元补充。财政部将出台总体的资金管理办法,总署将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农家书屋补充资金的使用办法。对每年出版物的补充更新,要继续加以规范,进一步完善以“推荐目录”指导出版、发行、选书配书的工作机制。
二是以管理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提高农家书屋的使用效率。柳斌杰表示,管理员是管好、用好书屋的关键,要进一步完善农家书屋管理员的选用、培训、评价、激励机制。要给管理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要争取多渠道解决管理员的报酬、补贴问题,调动管理员的积极性,有条件的地方要争取设立专职的管理员。
三是以开展活动为抓手,带动农家书屋发挥作用。柳斌杰说,农家书屋是阵地,管理是手段,使用是最终目的。要保证农家书屋必要的活动形式,特别是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学生寒暑假期间、农民工返乡期间,要适当延长开放时间,设计有吸引力的活动,满足读者需求。
四是以数字化建设为手段,提高农家书屋传播能力。柳斌杰表示,各地可以先从有条件的地区和艰苦偏远地区入手,探索数字农家书屋的建设模式和经验,重点解决偏远地区报刊及时投递、更新问题,进一步提高农家书屋的传播力。
五是以农家书屋为基础,逐步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柳斌杰指出,近年来,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已基本形成,各地要借助这一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平台和网络优势,利用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打造城乡一体的公共阅读网络,推动全民阅读的开展。(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