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城启动为少年儿童打造“快乐暑假”
2013年07月03日
昨天(7月2日),上海大同初级中学的120名学生参加了由上海市文广局、市文物局、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和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在松江广富林遗址考古现场举办的“上海考古第一课——青少年暑期考古夏令营”,这也是上海首次为青少年开设考古公益校外课堂。
在广富林遗址考古现场,考古队员向参加夏令营的学生解释了考古工地的工作流程以及田野考古学常识。上海博物馆考古部的考古队员黄翔,以集中出土于某一个地层单位的遗存为例,向学生们展示了部分陶器碎片和动物遗骸。
有些较活泼的学生与现场的考古队员交流,好像表现出了对考古与古文明研究的兴趣。而有些学生目前才到初中预备班阶段,对于古代史的知识还比较陌生。上海市文物局方面表示,希望这样的活动能起到扩大学生视野的作用。考古现场的一位来自中山大学的考古队员亦对记者表示欢迎此类活动,他说:“这样的活动也算是一种‘公共考古’,能缩短考古与公众的距离,有助于公众理解考古工作。”
参加夏令营的学生还在松江方塔园参观了始建于宋代的圣兴教寺塔(俗称“方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方塔”前的明代砖刻照壁于上月完成保护修复,松江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即向学生们简单介绍了文保修复的基本知识。
据了解,今年暑假,上海市、区县及街道、乡镇近300家公共文化设施将为广大青少年举办各类暑期文化活动千余项,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快乐暑假,其中95%以上活动为免费或公益性收费。
上海市文广局副局长王小明介绍,上海203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120个剧场、143展示厅、148个多功能活动室也将全部向学生开放并提供服务。如静安区石门二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推出“青少年科学创意实验室”、打浦桥街道举办“中外小钢琴家夏季音乐会”,为富有创意的学生作品走向艺术实践提供平台和舞台。
“上海考古第一课——青少年暑期考古夏令营”,安排在7月2日至9日,计划共组织黄浦区24所中小学校的1300名学生,分8个批次参加,向少年儿童揭开文物考古发掘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