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蜜腹剑
2012年08月07日
唐玄宗(李隆基)的兵部尚书李林甫,论才艺,也还不错,一手字,画都很好;但他做官却不正正诚诚的办事,而是一味迁就和迎合玄宗的意旨。不但如此,他还用些不正当的方法结交玄宗亲信的宦官和妃子。因此,他很得玄宗的宠信,一直在朝中做了十九年的官。
李林甫和一般人接触。也总是在外貌上表现出和人很友好,非常合作,嘴里并说尽所有可以说的好听的、善意的话。可是实际上,他的性情和他的表面态度完全相反;他竟是一个非常狡猖阴险,常常使坏主意来害人的人。
李林甫深知,为官之道便是要能揣摩皇帝的心思。因此,他想尽办法与后宫殡妃及宦官套近乎,以便从他们口中得到皇帝的真实想法。史称李林甫“柔候多狡数,深结宦官及妃殡家,伺候上动静,无不知之,由是每奏对,常称旨,上悦之”。当时,杨贵妃尚未进宫,后宫最得宠的是武惠妃,武惠妃的儿子寿王也得到玄宗格外恩宠,李林甫便通过宦官表示会尽力推荐寿王为太子。为此,惠妃十分信赖李林甫,并不时地通过宦官袁思艺把玄宗的动静告诉李林甫。不明就里的玄宗还真把李林甫视为心有灵犀的知己,恩宠日甚。
侍中裴光庭的夫人是武三思的女儿,暗中与李林甫有勾搭,想通过高士在玄宗面前为李林甫谋相位,未成。而玄宗正想用韩休为宰相,裴夫人就让李林甫公开向玄宗推荐韩休。韩休居相位后,很是感激李林甫,就推荐李林甫人相,武惠妃从中帮忙,于是李林甫就升为黄门侍郎,进人了宰相行列。
李林甫为了达到专权用事的目的,首先排挤的便是同时的宰相。当时张九龄为中书令,裴耀卿为侍中,李林甫还不是主要的执政者。张九龄鄙视他的为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李林甫虽然心里恨得要死,但因为张九龄大权在握,李林甫表面上还不时讨好他。大臣们议事时,李林甫从不敢公开反对张九龄的意见,背后却处处设陷阱,向玄宗打小报告,挑拨离间,制造君臣间的矛盾。
机会终于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来到。蔚州刺史王元淡贪赃案发,而王元淡的妻子是张九龄的好友严挺之早已离异的前妻。严挺之想为王元淡一家脱罪,李林甫把这个消息秘密地告诉了唐玄宗,于是玄宗要追究严挺之的包庇之罪。张九龄不知道这是李林甫设下的陷阱,极力替严挺之辩护,这样张九龄、裴耀卿、严挺之等人被扣上了结党营私的罪名,唐玄宗罢了张九龄、裴耀卿的相职。旁观者都说这是李林甫一石二鸟之计。此后,李林甫开始了他的专权生涯。
坏人虽然有时可以得达害人的目的,逞奸谋于一时,日子久了,人家就发现了李林甫这种伪善,于是大家便在背地里说他“口有蜜、腹有剑”。即是:口上甜甜蜜蜜,心中利剑害人。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意思为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