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袁枚巧妙地与世俗和解:舍官场而取随园

2012年11月06日

    中国文人,一方面讲建功立业、封王拜相,像欧阳修、王安石等人;一方面又推崇远离尘嚣,避世而居,以陶渊明最为著名。其实,后者并非前者的反动,而是前者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真正的避世者,根本懒得炫耀,“我选择,我幸福”,自己快活就足够了。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的智者。清代诗人、散文家袁枚便是这样一种人。

  袁枚自幼聪颖,素有才名。24岁考中进士,曾先后出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知县。他上任伊始目睹水患惨状,怒斥人祸大于天灾,曾有“苛政猛于虎,蠹吏虐于蝗”之说。

  在江宁做知县期间,袁枚发现了一个好去处:随园。随园最早的主人是权倾江南的江宁织造曹寅(曹雪芹的祖父)。袁枚看中了这块地方,以三百金购为己有,重新加以修建,改名为“随园”,并作《随园记》 以为志。在文中,袁枚明白无误地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如果在此地当官,可以一个月来一次;如果居住于此,就可以天天与美景相见。二者不可兼得,宁可舍官场而取随园。说到做到,他果真辞去了官职,筑室随园,吟咏其中,在随园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世称随园先生。

    当时“园倾且颓,……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荒废已久,袁枚购得后,加以整治,由于是“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此称为“随园”。他在《杂兴诗》描写随园景致:“造屋不嫌小,开池不嫌多;屋小不遮山,池多不妨荷。游鱼长一尺,白日跳清波;知我爱荷花,未敢张网罗。”如此诗情画意,令人想往,也难怪袁枚怡然自得,放情声色,不复作出仕之念。随园四面无墙,每逢佳日,游人如织,袁枚亦任其往来,不加管制,更在门联上写道:“放鹤去寻山鸟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在随园,袁枚专心学术,他倡导“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其著作《随园诗话》文风洒脱,凡是与诗相关的方方面面,均有所论及。

  而成就袁枚世俗名声的,更重要的是其生活方式。他这样形容自己的生活:“不做高官,非无福命祇缘懒;难成仙佛,爱读诗书又恋花。”他广收女性弟子,还留下了一本非常著名的作品《随园食单》,堪称中国饮食文化第一本最完备的总结。

  袁枚以82岁高龄去世。他是凡俗生活的叛逆者,但在当时的政治高压之下,巧妙地以与世俗和解的态度出现,终于得到善终。(来源:深圳晚报 作者:易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