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辅佐武则天受亲戚冷待 遭姨妈当面讽刺
2013年01月09日
他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福尔摩斯”,但在史籍中,他是知人善任、能力超群的政治家;他帮武则天驾驭帝国航船躲过多处险滩,却在临终前预谋政变将大周带回大唐;他品德高尚但手段灵活多变,最终在实现人生目标的同时得以保全自身。
虽然武则天一生欣赏、尊重狄仁杰,狄仁杰也全心全意辅佐她,但是狄仁杰说到底是一个正统的儒家,他的心其实还在大唐那一面。武则天知道这一点,但是她也无可奈何。正统的儒家讲究忠孝,狄仁杰在这方面自然是无可挑剔的,与此同时,儒家是无法接受女性当权的。《尚书》说:“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母鸡打鸣了,是一家的灾祸,所以自古中国就没有女性君主,本就很稀少的几段女人当政时期也被看做是乱政时期,比如著名的西汉吕后。就连唐高宗的父亲太宗皇帝也觉得女人当政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曾经有一次,新罗国善德女王派使者来求援,说高丽在打自己,请唐军援助。太宗坐在宝座上说了一大通,总之一句话:“尔国以妇人为主,为邻国轻侮,失主延寇,靡岁休宁。”谁让你们是女王当政呢,国家咋能有女主呢,要不邻国咋欺负你们呢?想想有意思,您可知道自己的后宫里就有个更厉害的角色吗?
狄仁杰承认武则天是个伟大的政治家,是合法的君主,但是辅佐女皇还是为他带来了困扰,他对此是十分苦恼的。据说他后来担任宰相的时候,在一个雪天里去洛阳城外看望自己的堂姨,这位堂姨对待他总是不冷不热的。刚到门口,碰到表弟打猎回来,这位表弟见到贵为宰相的表哥,随便作个揖就走了,态度很傲慢。狄仁杰倒也没在意,跟姨妈说:“我现在是宰相了,弟弟要想做官,我能帮忙。”结果这位姨妈回答:“姨妈我就这一个儿子,不想让他伺候女主。”这是在讽刺狄仁杰啊,据说当时狄仁杰十分尴尬,这反映出他自己也有些不够理直气壮。这种矛盾的心情贯穿了狄仁杰的一生。
这里顺便说一下,有的读者看到这段故事可能会想:狄仁杰是在搞裙带关系,任人唯亲。的确,他给姨妈打包票的那番话按今天标准来说就是搞裙带关系。不过在唐代,五品以上官员有权力保举至亲子弟,经过一定的程序可以为官,称为"门荫"制度。原本举荐的都是至亲,可是久而久之,官场上举荐其他亲属的风气蔓延开来,大家习以为常。这就是人治的弊端。堂姨的儿子按理说不在权力范围内,狄仁杰有滥权的嫌疑,这一点我们不必替他讳言。(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