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多动症要学忍,要识忍!
2011年07月02日
陈先生近年来特别苦恼,他刚感到尿急,没等走到卫生间,尿就漏出来了,不得不使用成人纸尿裤,这让他觉得很自卑。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医生给他作出的诊断是“OAB”(即膀胱过度活动症),经过一段时间的行为训练和药物治疗,他已经摆脱了纸尿裤。
6月的最后一周是“世界尿失禁周”,广东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杨槐表示,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征候群,常伴有尿频、夜尿、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剧,“膀胱多动症”患者将越来越多,广州多家医院开设了OAB管理门诊。
发病率高,就诊率低
据介绍,膀胱过度活动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些患者更是全天使用成人纸尿裤、尿垫,患者多数选择限制饮水量并减少外出。除了心理压力和精神紧张,更严重的是膀胱过度活动症还可引发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感染、性功能障碍、抑郁等多种相关疾病。
“很多错误的认知导致不少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忽视对该病的关注,使就诊治疗状况并不理想!”杨槐感慨地说。中国膀胱过度活动症患病率约为15.1%,患者人数排在所有慢性疾患的前10位。尽管如此,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个疾病。究其原因,一方面很多人认为“人老了,尿失禁是难免的”,或不知道可以治疗;另一方面,大多数人对此羞于启齿。事实上,膀胱过度活动症等泌尿疾病既是生理疾病,也可能导致心理疾病。
排尿日记+药物治疗
杨槐特别强调,膀胱多动症患者应该及早到正规医院泌尿外科向医师寻求帮助,通过专业、有效的治疗,避免进一步引发其他疾病。同时,患者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并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膀胱训练。
膀胱训练怎么做?杨槐解释,一是“排尿日记”。受膀胱多动症困扰的人,往往有尿意就必须马上去洗手间,一点也不能忍,这其中有不少是心理因素。“排尿日记”可以记录某次有了尿意后忍了多久才去排尿的,下一次有尿意时尝试再多忍一分钟。久而久之,就可以去掉膀胱多动症的“心病”了,通过日记记录他们知道自己其实是可以忍的,尿急的难题相应就缓解了。再者,进行提肛训练,加强尿道括约肌的功能,对于一些尿失禁患者是有效的。
此外,膀胱多动症的治疗手段还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OAB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手段,其主流药物为抗胆碱能药物。杨槐指出,药物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尿急、尿频、急迫性尿失禁的困扰。
男性尿急,常被忽视
在临床上,膀胱过度活动症常伴发或继发于其他下尿路疾病,比如泌尿系统的感染、前列腺炎或者前列腺增生等,所以容易被忽略或误诊。
一位患者表示:“我一直在吃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可怎么还是老得去厕所?我每次总担心来不及上厕所,要一路小跑。”
杨槐解释,前列腺增生首先带来的是排尿期症状,随着时间的延长,会产生储尿期症状,即OAB症状。因此,在药物治疗前列腺增生时,要兼顾改善排尿期与储尿期症状。事实上,男性发生膀胱多动症往往会被前列腺疾病所掩盖,男性患者往往只关注治疗前列腺疾病,殊不知,即便前列腺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患者仍然可能有膀胱多动症症状。因此,男性不仅仅要关注前列腺的影响,还要关注膀胱的功能。(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