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给孩子一个完美的世界
2015年01月19日
这个世界当然糟糕透顶,打开电视看上五分钟新闻,天上飞机掉了,地面恐怖袭击,出门跨年遭遇踩踏事件,在家呆着没准一场火灾。我妈这样的老太太,看到飞机失事新闻,吓得魂飞魄散,恨不得拉住明天就登机的我说:能不能这辈子别坐飞机?
可惜的是,不光是没见识的老太,连精英都开始采取这样的保守主义,在《腾讯·大家》作者叶克飞先生一篇名为《我们给了孩子怎样一个世界》的文章中,作者大胆建议,不如全民丁克,你看看眼下这片土地,哪里适合孩子生存?
对丁克,我一向存有敬意,打破人类自身繁殖欲的局限,去追求更广阔更自由的世界,那真是棒极了,但要是如作者所说,因为给不了孩子更好的条件,才放弃生育,那未免想太多。
事实上,这正是中国式父母最大的毛病,什么都想为孩子做到最好。不管是山村里目不识丁终年劳作的农民,还是大城市月入数万满嘴英文的海漂,他们似乎都没能摆脱中国式父母的劣根性,如果给不了孩子最好的,就终身有愧。
一女朋友是著名高校教师,事业编制收入完美,够她时不时欧洲旅行一次,丈夫薪资更丰厚,但在孩子的问题上,他们始终犹豫,一旦生育,就将是无止境的牺牲。她说单位同事为了让女儿上学,毅然花700万在静安区买了套两室一厅,小孩刚4岁,已经开始每天晚上陪着复习功课。言外之意,她只有到达这种水平,才敢放心要个孩子。
另一女朋友说起带孩子旅游,说那肯定要坐头等舱,不然孩子遭罪还有什么去头?这种父母如果坐经济舱的话,就会任由小孩哭闹,因为孩子正在受罪嘛,难道还不能让他发泄?这让我想起一个去日本一周就花了十万的女朋友,她的宗旨是如果出门还享受不了点好的,又何必出去呢?这种旅行当然不错,但你不能以此就下判断说:那些花费寥寥的穷游,根本毫无乐趣。
怎样养一个孩子才是最好的选择?
你不能要求孩子太多,以为给他最棒的,他就会回报给你一个最好的人生。想要控制孩子的人生,想要他们永远听话,永远正确,永远幸福快乐,在孩子面对每一个困境时都全身心地焦虑,恨不得自己只有买得起最贵的学区房,有一笔最大的积蓄可以直接送他去常青藤念大学,才觉得自己配做父母。这就是最愚蠢的一种父母。
如果说美国式父母和中国父母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前者永远没忘记,孩子并非人生的主体,只有他们自己的人生才是最值得过好的。
不必给孩子准备一个完美的世界,你可以努力,但绝对没必要违背本心,牺牲所有属于自己的快乐。
常有国人说,欧美人的自私冷漠,是你难以想象的。实际上恐怕中国父母事无巨细的全包式教育也是他们难以想象的。
一部韩国电影中,已经中年的儿子恳求自己上了年纪的妈妈,答应我,别再做孩子的奴隶,过自己的生活吧。
可惜老太太没有听,说只有这样的我,才能成为你的母亲。
我对这种伟大的东方式牺牲实在厌烦透了,别为孩子过分牺牲自己,一个不完美的世界又怎么样,没有700万的学区房,没有500万的留学基金,没有24小时陪护的关心,孩子照样有自己的快乐之道。
硬气的父母说,要为孩子操劳到自己闭上眼,才算数。可怜,又可恨,这种父母,常常就成了别人眼中最讨厌的生物,粗暴干涉成年孩子的隐私,还洋洋得意我是为了你好。
什么时候,这类型的父母,才能从世界消失,那么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才会离完美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