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家长陪孩子时千万不要玩手机 

2015年03月02日

    有人做过一个统计,痴迷的“手机控”、“低头族”们平均每6.5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如果按普通人每天清醒16个小时来计算的话,那么这些人一天大约要看手机150次。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在愈发壮大的“低头族”中,不乏为人父母者。《2014国民家庭亲子关系报告》显示:我国家庭亲子关系存在7大主要问题,其中一项尤为值得人们关注,就是手机开始分散年轻父母陪伴孩子的注意力!该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17.8%的父母在与孩子共处时常看手机,51.8%的父母偶尔看手机,这两类加起来就有近七成父母在陪孩子时看手机,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已开始抢夺亲子时间。

    “我以后不想和爸爸玩了,他和我在一起的时候总玩手机。你只发短信,可他还玩游戏呢!”日前,一位母亲王女士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公开了自己与三岁儿子的对话。

    时下,很多家长虽然看似陪着孩子,但却总是情不自禁地刷微博、朋友圈或玩游戏。在随机采访中,大部分家长都坦言,回家后虽然和孩子在一起,但却几乎手机或平板不离手,每隔几分钟就想刷新一下朋友圈。“吃饭时,我们总忍不住看手机刷新闻或看视频,有几次惹怒了女儿,她一下把手机抢过去,说要么你们不再看手机,要么允许我也可以边吃饭边看动画片”,王女士不好意思地承认,5岁的女儿常常抱怨说,爸爸妈妈光顾着看手机、玩电脑,不陪她。

  专家提醒“低头族”父母们,在家庭关系中,陪同不等于陪伴,父母在陪伴孩子时玩手机其实是一种“冷暴力”,是对孩子感情上的冷漠,“当孩子有沟通欲望时,父母只顾玩手机,孩子就有被忽略的感觉,甚至认为在父母眼中,自己没有手机重要。为了弥补这种伤害,孩子可能以哭闹、砸东西等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也可能用玩手机、打游戏等方式自娱自乐。”同时,父母陷入手机难以自拔时也容易在孩子身上产生模仿效应,难免因失于管控而产生交友不良等诸多问题。最后的结果是,父母反过来又为孩子热衷看手机而苦恼不已,却不知正是自己不经意的动作酿下了“苦果”。

  重庆家庭心理咨询师张娓认为,陪伴是分层次的,孩子在做作业时,你在旁边玩手机只是一种浅层次的陪伴,而真正有效的陪伴是身心交融、关注、专注和互动,有情感和内心的分享。放下手机,多跟孩子聊聊学校的趣闻,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既健康,也达到了亲子互动的效果。

    “每天女儿放学回家后,我跟丈夫都会关闭电脑,手机调成震动。我给女儿做饭时,爸爸就在旁边陪着她写作业,时不时跟女儿说上两句话。晚上9点半以后,等女儿上床睡觉,爸爸才打开电脑处理工作”,吴女士有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这是他们一家三口平日的亲子互动。

    女儿上一年级时,一次偶然发现让吴女士夫妇意识到问题,“有一次在阁楼找到对着一本漫画书泪流满面的女儿,女儿说,她很羡慕书里的小兔子,有妈妈整天陪着它玩,陪着它说话。”对吴女士而言,在不做“屏奴”家长、尽量腾出时间陪伴女儿之后,她欣喜地发现,“女儿现在更爱说爱笑了”,而孩子的变化也让她深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与陪伴,对孩子成长作用非常大。”(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