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
2015年5月28日
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最头疼的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其实这就是父母怎么和孩子沟通的问题。
相信父母们早已深知沟通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高效的沟通能够帮助我们事半功倍的达成自己的愿望。但是你们知道吗?沟通的方式方法在亲子互动中同样重要。积极的沟通会成为您和孩子之间的桥梁,这座桥梁搭建的越早、越稳固,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说就越有利。
与孩子沟通需要特别关注六个方面:
一、尊重
尊重的前提是接受。尊重孩子,就意味着要接受他的差异,接受他的不一样,哪怕是分歧,也要先接受他,接受他所有的感受。
在沟通时,家长仅仅用简单的一些词和字鼓励孩子,表示自己正在认真听就够了。
同时,重复的说一下孩子的感受也很重要。还可以考虑用幻想的方式帮助孩子实现他的愿望。
二、合作
合作意味着家长和孩子共同的成长。当孩子不愿意跟家长合作的时候,家长首先要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在鼓励孩子与家长合作的时候,家长可以做这样几件事:
第一,描述客观事实,不需要去编不客观、不存在的的理由来试图说服孩子。
第二,提示。家长很多时候都在用“不”在提醒孩子,但是可以换个方式,家长不用说“不”,改为说“应该怎么做”。
第三,写便条。当孩子的识字量到了一定程度,便条的时候作用极大。当家长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时,用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来,文字的力量,有的时候比想象的还要厉害。
三、自立
自立是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家长的目标是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要给予孩子成长的机会,要让孩子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培养孩子自立,家长可以怎么做呢?
第一,让孩子自己去做选择。很多时候家长直接命令孩子去做一件事情会很难,但是给他两个选择,他可能选择五分钟之后做和马上做,但一定都可以做得很好,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对于孩子面临的困难,家长需要承认并尊重他需要付出的努力。有些事情大人看来会很轻松,但对于孩子而言,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能实现。
第二,不要问太多的问题,很多时候父母问问题真的是无心的。父母自己要刻意调整,太多的问题只会让孩子在心理上产生抵触,然后让他重点不分,他会不知道哪个是重要的,要先做什么。
第三,别急着告诉孩子答案。很多时候家长要给孩子时间,孩子需要思考,需要总结语言,然后才能表达。
第四,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鼓励孩子去找他人寻求帮助。
第五,不要毁掉孩子的希望。纵然那个事情孩子现在真的不适合或真的做不好,家长也要告诉孩子,只要坚持一定可以做到。
四、合理的赞赏孩子
所有的父母亲都知道,孩子需要鼓励,需要被积极的语言正向引导。那么什么样的正面管教,才能真正地从赞赏孩子的角度促进他的发展?
在家里得到合理赞赏的孩子更愿意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而其实孩子成长就是这样,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去不断地设立目标,然后努力去实现,然后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当中孩子还会有更高的目标,不断地去尝试、去超越,最后孩子就慢慢长大了。父母最重要的一个职责,就要学会如何及时地称赞孩子做对的事情。
幼儿期的孩子特别是前运算阶段的孩子,没有办法去择取观点,所有的好与坏,这个准则是家长在他日渐成长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告诉他的。孩子做对家长就会给他正面的肯定,做错就会有所谓的批评,其实就是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不被接受。
而所有的表扬里面最忌讳的是,只说“你太棒了”。家长有的时候会敷衍孩子说这么一句话,但孩子往往会搞不清楚我哪里做的棒,我哪儿做的好,一两次可能还有效,但家长总是泛泛的表扬孩子,只会让孩子失去判断的能力。孩子哪里做的好,家长就要明显的告诉他,家长每一次的赞赏是为了让孩子将来在某一方面做得更好。
五、惩罚
家长需要惩罚孩子吗?其实可以代替惩罚的办法有很多,在惩罚的过程当中,其实家长是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去面对错误。
对于家长来说,首先应该知道,管教需要以尊重为前提和基础。让孩子面对错误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孩子内在的自制力,孩子需要把一些能做与不能做的准则、对或错等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内化为他自身内在的需要,而不再需要家长重复提醒。这是一个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自制能力,需要有自我激励以及主观能动性。
惩罚孩子实际上是家长剥夺了孩子对自己所犯错误的反省过程。其实家长所有的惩罚,应该是以让孩子认识到这样不对,进而思考应该怎么做为目标。
家长要把孩子当作一个问题的解决者,最重要的目标是让孩子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首先家长的立场很重要,不能对孩子先有成见,首先要接受孩子,相信孩子可以自己解决问题,这才是前提。
首先,对于孩子做错了的行为,家长需要非常明确的告诉他,他做的不对。家长要明确的告诉他这个事实,告诉他家长的立场:我们都不认可你这样做。
其次,提出期望。在表明立场后,提成希望孩子怎么做,如果造成了损失,要提出希望孩子做些什么事去弥补,家长提出期望供孩子选择。
孩子自身的体验才会促动他去调整行为。所以对家长来说,说教一定不是最好和最有效的方法。面对孩子的错误,家长如何让孩子自己去认识错误并且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过程。
六、沟通中的常见障碍
最常见的障碍,就是不良情绪。不良情绪永远让家长不理性、不冷静,不光是孩子,成人之间也是这样,当家长有不良情绪的时候,很难客观冷静的去分析,去做出正确的沟通,而代之以主观的臆断。
有的时候家长和孩子沟通很重要的一个误区,成人永远把自己当成一个大人,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当家长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把自己放在跟他一样高的位置上,站在孩子的角度和思维特点上考虑问题,就会知道他那样想有出发点的,是可被接受的。
第二个障碍是目标不明。家长跟孩子沟通一定要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有时候家长在沟通时以点带面,延伸太广,很多东西孩子已经压根没有印象了。孩子会陷入茫然,只能一味听着家长说,因此在沟通中家长要特别注意这点。
第三点是时间的压力,父母跟孩子沟通一定要有充分的时间,采取短平快的方式,可能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