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外旅游注意遵守礼仪规范
2012年09月26日
又一个“十一”黄金周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会走出家门到国内各地,甚至世界各国去旅游。然而,当我们在旅游途中、在参观景点、在酒店住宿时,有没有注意到旅行中的礼仪规范呢?出门在外,我们不仅要玩得愉快,还要做到不妨碍他人的利益、不破坏景点的和谐。
“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这种仅以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正在中国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国———法国、德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频现。当大批游客成为中国的最新出口品时,“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粗鲁的代名词。
乱丢垃圾,坐公交车抢座,排队加塞,大庭广众脱鞋脱袜、赤膊袒胸,吃自助餐多拿多占,遇有纠纷恶语相向……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曾公布从网上征集的10类“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以上行为全部榜上有名。
调查地点:首都机场
现场样本:22个
热线提问:23个
人越多越要讲究秩序
记者所调查的22位旅客中有16位旅客表示,外出旅游最担心的就是景点、餐厅、飞机甚至公共厕所在人多时缺少秩序感,人声嘈杂,过于喧闹。嘈杂喧闹的局面不仅让人烦躁,而且很容易引发纠纷,破坏旅游的好心情。
点评:人越多越要讲究秩序。这个秩序不仅指按顺序排队,还包括谦让、宽容。比如,在酒店大堂办理登记时,不要聚在一起大声喧哗,应该排队办理入住手续或在休息区等候。此外,在景点照相时,大家应该自觉地排队留影,争先恐后、一拥而上的结果是每个人的照片都成了“集体照”。而且,拍照尽量抓紧时间,不要没完没了摆姿势。另外,当别人正照相时,应该从后面绕行。如果也要拍摄,需在旁边等候或选择不影响他人的地点,不要上去“抢镜头”。
可以给当地居民照相或者和他们留影吗?
点评:在拍照时,要征得对方的同意,要尊重民族习惯,有些民族的女孩子是不可以和男人照相的。再者,要有肖像权的意识,在未征得对方同意前不能将合影用于商业宣传。
在酒店内部活动可以穿睡衣吗?
点评:只要离开房间,就不能穿着浴衣、睡衣和拖鞋,因为酒店也是公共场所。住酒店时,还要注意爱惜房间里的设备,不要直接用电热水壶煮方便面,不要用浴巾擦皮鞋,不要把湿衣服挂在灯架上烘干。
去国外旅游一定要给小费吗?
点评:在一些国家,小费是服务人员收入的重要部分,老板在给他们制定工资标准的时候考虑进了小费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服务人员的服务达到标准,就需要按照当地的标准给付小费。
坐车也应该系好安全带
现在小型车前排都配有安全带,但是副驾驶座上的乘客很少有人系,这是因为不少人抱着“反正乘客也不怕被扣分、罚款”的想法。
实际上,发生交通事故时,副驾驶座上的乘客是最危险的,其面部、头部很可能因为磕在风挡玻璃上而受伤,颈部可能因为“挥鞭效应”使颈椎及神经系统受伤。在我们处理过的事故中,经常有副驾驶座上的乘客因未系安全带被甩出车外而死亡的。
而且,按照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小型车前排乘客也应该系安全带,违法者可以处5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团队旅游要注意的礼仪:
参观时,游客要保持与集体一致,要有时间观念,在规定的时间内活动,不要出于自己的爱好在一个景点参观时间过长,让其他游客等待。在坐车途中,要按照规定时间上下车,不要自己下车后不管别人,置他人于不顾。
在就餐时,由于大家事先不熟悉,所以要谦让,用公筷和公勺。不要吸烟,进嘴的东西不要吐出来,不要当众剔牙,要让菜,喝酒的时候不要勉强别人。不当众整理服饰、化妆、换衣服。吃饭不要发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