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连听耳机2小时损伤听力不可恢复是真的吗?

2014年03月14日

    公交车、地铁、街边......你随时都能见到戴着耳机的人们。用耳机听音乐,用耳机打电话等,它不仅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方便,还成为了不少人打发“碎片时间”的必需品。

  然而,近日一则“连听耳机2小时,听力受伤不可恢复”的消息,在微博和朋友圈中疯转。该消息称:“实验证明,用耳机连接手机等听音乐、煲电话粥、追电视剧,连续1小时听力明显下降,连听2小时,会对听力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那么,这是真的吗?

  市民:经常戴耳机感觉听力下降   

  张先生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平时没事就喜欢用耳机听听音乐,出门的时候更是耳机不离耳。“戴着耳机听音乐,既不影响他人,又可避免外界干扰。”张先生说,长此以往,就养成了在任何地方,都戴耳机听音乐的习惯。

  “但最近耳朵好像有点问题。”张先生向记者坦白,大概是从今年1月中旬开始,每当他戴上听音乐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两边耳朵的音量不平衡,左边耳朵的音量要低,一开始还以为是耳机出问题了,后来我把同一个耳机调转来使用,结果还是一样。“可能是因为长期戴耳机的原因吧,但我还没有去医院检查,打算先让耳朵休息一下,看看有没有好转,没有好转再去检查。”张先生说。

  年仅19岁的小黄正遭遇着和张先生一样的问题。不过,小黄告诉记者,他长年戴耳机不是听歌,而是听英语。为了培养语感,他读书时期一直坚持每天用MP3听英语歌、听英语新闻等等。

  但是前一段时间,他开始觉得耳朵有点痛,而且还伴有头晕、耳鸣等状况,后来就去校医院检查了一下,医生诊断是感音神经性耳聋,是过度使用耳机引起的。小黄告诉记者,现在吃着医生开的药,不再戴耳机听英语,目前情况有所好转了。

  记者调查:超八成市民戴耳机走路或乘地铁

  近日中午,记者在广州市人流密集的北京路步行街调查。在记者面前经过的50人中,有41人戴着耳机,其中绝大部分使用的是入耳式耳机;随后,记者又到客流量较大的体育西5地铁站调查,入站乘坐地铁的50名乘客中有44名是戴着耳机快步通过的。

  “习惯了,不听就觉得不自在,一个人走路多少有些孤单。”23岁的陈小姐告诉记者。陈小姐说,我也听说过长期戴耳机听歌会对听力造成影响,所以现在已经开始逐渐把音量调小和减少戴耳机的频率了。

  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大多数市民表示,一天使用耳机的时间在2个小时以上,包括通话、打游戏、听歌等。谈到耳机对听力造成的损伤,部分民众称有所了解,但不恐惧;也有民众表示,有过耳鸣的现象,只是觉得可能太累了,不会刻意去医院检查。

  专家: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高分贝音乐内耳最受伤

  央视网记者从广东、山东等地一些医院了解到,长时间K歌、泡酒吧等长时间处在这些吵闹的环境下,导致听力损伤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且呈年轻化趋势。

  “经常戴耳机,特别是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高分贝音乐,确实容易造成听力下降甚至耳鸣、耳聋等症状。”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一专家告诉记者,在一般环境下,如果背景噪音很大,人们就习惯将耳机的音量调大,这样高强度的声音进入耳膜,容易损伤鼓膜、内耳,长此以往会造成噪声性耳聋。该专家强调,尤其是地铁里,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会对人的耳朵产生一定的压力,再戴着耳机紧紧地压在耳朵里,带强度的声音不断地撞击耳膜,很可能造成耳朵毛细胞的损伤。

  该专家还告诉记者,当长时间处于高分贝声音环境时,最直接的伤害便是内耳,高音或是噪音不断冲击震荡耳蜗中的液体,令毛细胞受到过度刺激而死亡,而内耳毛细胞功能受到器质性损害,是不可逆转的。

  此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宋江还告诉记者,跑步时耳部供血量会减少,戴耳机听声音大的音乐,耳朵的损伤可能会翻倍。他介绍,首先,任何器官在缺血的状态,的确更容易受到外部不良因素的损伤,耳朵也是如此;其次戴耳机产生的噪音会影响内耳膜细胞的微循环,造成微循环障碍,跑步的时候微循环速度比较快,这就会加重微循环障碍。所以我们建议跑步的时候最好不要戴耳机。

  “两小时连续戴耳机损伤听力不可恢复”这是真的。专家提醒,经常戴耳机听音乐的人应掌握“60—60”原则,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在日常生活中,应多进食富含维生素B族和C族的食物,当出现耳鸣、耳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以及以前能听清的声音现在听不清或是看电视开的音量较以前更大等现象时,应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查找病因,积极治疗。(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