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济南一个下岗女工的小家大爱

2014年07月04日

    房泽秋,山东济南丝绸印染厂的下岗女工。她用35年的时间照顾着一位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瘫痪老人,让一个孤寡老人在晚年享受到了有儿有女的天伦之乐;她用35年的默默坚守兑现着自己的诺言;诠释着无私奉献和大爱无声的真谛;她用35年的华美时光扮靓了一位96岁老人的晚年、讲述了一个小家大爱的美德故事……

    一句承诺,她担起重任

    197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症打破了老街上的平静,也彻底改变了房泽秋和邻居孤寡老人李玉柱的生活。时年61岁一直未婚的李玉柱在工作时突发脑血栓,半身不遂住进了医院。当时房泽秋只有19岁,去医院看望老人时,见老人没人照料,身上生满了虱子,非常痛苦可怜。老人住院期间,她只要有时间就坚持去医院照顾老人,帮他洗衣做饭。老人病情好转即将出院时,她又与母亲商量,在住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把老人接回家继续照料。

    “爷爷,您跟我走吧,我来养活您!”这是三十多年前的一句承诺。房泽秋从此挑起了照顾李玉柱的担子,这一开始就停不下来了。从19岁到如今的54岁,房泽秋用爱心和付出兑现着她的承诺。

    35年来的风风雨雨,房泽秋一家都和李玉柱老人一起走了过来。在房泽秋的悉心照顾下,今年96岁的李玉柱老人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每当问起房泽秋和这些年的生活,他都会颤颤巍巍地竖起大拇指,很用力地说“好!”。

    35年如一日,她悉心照顾

    1998年4月,老人不小心摔成了骨折,在省中医住了一个月医院。住院期间老人做牵引手术引发胃出血,非常危险,一直吸氧,打吊瓶一打就是五六瓶,房泽秋没白没夜地照看着老人。房泽秋的丈夫于海在公交公司当修理工,工作非常辛苦,每天下班后都要到医院值晚班照顾老人。当别人知道他们伺侯的是孤寡老人时,都纳闷老人是不是有大笔遗产,房泽秋听后只是微微一笑。其实,李玉柱老人到退休时工资只有80元钱。

    同年10月份,老人心脏病发作,大面积心肌梗塞,住进了齐鲁医院,房泽秋为照顾老人半年多没外出打工。老人单位报销不及时的时候,夫妻俩都是自己掏钱给老人看病。

    老人从1998年4月骨折后一直没有愈合,至今全身瘫痪,大便不能用力,他们每天给李玉柱喝调醋的蜂蜜水,还准备了一摞胶皮手套。老人大便时,他们就先用开塞路通便,然后带着橡皮手套用手往外抠。每到夏天,房泽秋每天都会给老人洗澡,这么多年,老人身上没有长一个痱子,生过一个褥疮。老人的床铺、衣物收拾得很干净,就算靠近跟前也闻不到一点异味。老人每年去医院输两次血,以前住平房的时候,于海背着老人蹬三轮车去医院。1990年他们搬到制锦市小区四楼的一室一厅,每次看病于海都背着老人上下楼,打出租车去医院。

    因“爱”结缘,夫妻共守承诺

    房泽秋与丈夫于海的恋爱关系就是在照顾老人时定下来的。当时, 于海是房泽秋的同事,常常陪她去看望老人, 跑前跑后,理发、刮胡子、端尿、擦身子,力气活都是他干。“他不但很支持我,还像对自己家老人一样对爷爷,我觉得这人值得托付。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我们最后走到了一起。”房泽秋说。

    从1982年房泽秋与于海结婚后,不管搬到哪里都一直带着李玉柱。夫妻俩给老人理发、刮胡子、剪指甲、修脚、收拾大小便,老人在房家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虽然李玉柱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但在一起35年了,就和家人一个样,“就连我们家里生活最困难的岁月,二爷爷也和我们住在一起”。

    从1992年房泽秋下岗后,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于海在公交公司做维修工的收入。曾经一家人挤在27平方米大小的一室一厅里,房泽秋两口子在卧室,儿子于霄宁住在门厅,老人住在厨房里。“冬天没有暖气,炉子在厨房,老人暖和些。”房泽秋家并不富裕,他们都是普通的工人,而房泽秋的单位早已破产,她一直在打工,贴补生活。在这种经济拮据的情况下,夫妻俩从来没有慢待过老人。

    2012年,房泽秋的丈夫于海突发疾病去世,对整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30多年的时间,他们在照顾老人中相濡以沫,共守承诺。为了照顾老人,他们没有出过一次远门。原本打算儿子婚后,去青岛旅游放松一下,可没想到还没等到这一天,丈夫就突然离世了。房泽秋说,“以前我们一起照顾爷爷的点点滴滴都觉得很温馨,没想到于海一下子走了,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苦也成了美好的回忆。”

    延续诺言,她传承给儿子

    房泽秋的爱人病逝后,儿子于霄宁在悲痛中接过父母的班,继续完成父亲未了的心愿。“父亲生前一直在说要给老爷爷养老送终,现在我和爱人要完成父亲的遗愿,好好的照顾老爷爷直到最后一刻。”

    于霄宁今年30岁,为了照顾老人,选择了一份在家里做兼职的工作。2012年于霄宁把房泽秋、李玉柱一起接到新家,因为只是两室一厅,所以把客厅和阳台打通,做好窗户封闭,给老人安了一张床,这样一来,不仅老人能感受到客厅一角的空调,还能看电视解闷。怕老人冬天冻着,还在老人腿边放了一个电油汀取暖。

    背老人去医院,给老人洗澡等重活,如今于宵宁都接了过来。李玉柱的输尿管一个星期得去医院换一次,于宵宁就背着老人去医院。“老爷爷要是白天睡多了,晚上睡不着就总是叫人,我们知道他也难受,所以每当这几天我就不敢回屋睡,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陪着他。”于宵宁说,老人非常依赖房泽秋,半夜常喊“云啊,云啊……”所以更多的夜晚,他和母亲“倒班”陪着老人,“我负责上半夜,我妈妈负责下半夜。”

    几年前,于宵宁和妻子王娜结婚,如今也有了一个9个月大的儿子。现在,王娜也会帮老人理发,给老人挠痒,把最近发生的新鲜事写到小黑板上让老人看。她和丈夫一起帮着婆婆分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王娜总是说,“婆婆是我最好的榜样,我打心眼里佩服她!我现在就盼着孩子能快点长大,我能出去上班挣钱,减轻家里的负担。”

    2007年,房泽秋被评为济南市十大孝星之首,2008年,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孝星之一,2010年又被全国老龄办、民政部等七家单位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2013年,当选“历下好人”,2014年,房泽秋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