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宁守乡村拒绝高薪聘请的名医

2014年10月28日

    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南部,距离县城15公里处,有一个西留庄村。靳书申,是这里唯一的医生。15年前,从卫校毕业,他便一直留在了这里。他卖粮自费学医深造,为贫困患者免费针刀治疗、推拿,渐成名医却拒绝大医院的高薪聘请,只因为“农村也需要医生”。

    “村里需要一名留得住的医生”

    新的卫生室诊断室、观察室、药房、资料室等一应俱全,病床、药柜、冰箱等等各种医疗设施都被整齐有序的划分和排列……2013年8月,靳书申新建的卫生室正式投入使用。他和西留庄村民们,告别了潮湿漏雨的老村屋,终于有了一所真正的乡村卫生室。

    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15年前,西留庄连一位医生都没有。“当时,我们村没有医生。村民生病了要到隔壁乡、到县里去看病。村民看病不方便,村里需要一名留得住的医生。”1999年,卫校毕业的靳书申没有任何犹豫,留在西留庄成为了一名村医。

    那一年,靳书申仅20岁。带着对这样一个青涩小伙医术的质疑,村民们喊他“小医生”。谈起村民们对他的称呼,靳书申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开始村民们都叫我小医生,不相信我能治好病。我就免费给他们看病,治病多了,有效果了,他们就慢慢认可了。以前叫我小医生,现在叫我靳医生。”靳书申说。

    与西留庄村相邻的旺庄村,因人口少村里没有卫生室,于是靳书申同时担负起了两个村的卫生医疗工作。多年来,两村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留下的多是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靳书申常常走村串户上门为老年人和儿童送医问药。渐渐地,靳书申的电话号码写进了每一位村民家中的电话簿。靳书申的电话24小时开通,只要病人有需要,随叫随到。靳书申说:“自己虽然苦点、累点,但看到病人康复后,心里感到很快乐,再苦再累也会坚持。”

    卖粮学医深造,“专家”村医不离村

    在村里行医三四年后,靳书申发现村里很多患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等病症的患者,常年靠吃药缓解疼痛,不但不能根除病症,还给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靳书申看在眼里,惦记在心上。他一边行医,一边积极从网络搜寻相关的医疗方法。偶然间,他看到了针刀微创疗法对医治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等很有效,就下定了决心要去学习这方面的医术。

    2006年,靳书申卖掉了家中最大的财富--8000斤粮食,凑足了来北京的学费和路费。此后的两年时间里,靳书申先后十一次赶赴北京、南京等地进修学习医术。“哪里有培训、医学交流会,就去哪里。”靳书申说。直到现在,靳书申依然坚持外出学习交流。

    花了不少钱学来医术,本应该先把学费挣回来。但是,靳书申却常常为乡亲们免费治疗。大名县黄金堤乡翟隆化村张爱民患腰腿痛多年,听说靳书申免费为困难群众治疗腰腿痛,张爱民从大名县专门跑到西留庄村找到他。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张爱民多年的腰腿痛被治好了。因为张爱民家庭贫困,又上了年纪,靳书申不但免去了他的治疗费,还向他传授中医养生保健知识。靳书申说:“有的患者确实付不起医疗费,那就免费治好他们。治好了,他们会给我介绍更多的患者。”

    10多年来,靳书申的医术越来越精湛,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很多人称他为“专家”村医。他受邀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国际针刀学术交流会,先后获得2010年针刀医学最具发展力大奖,2011年朱汉章针刀医学三等奖,并被选为中华针刀医师学会河北分会理事,山东、河南、山西等很多省市的患者也都慕名前来找他看病。

    靳书申在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等方面有“一手”的消息传出去,许多省级、市级医院高薪聘请,都被他一一回绝。“在大医院,一次普通的诊断治疗,动辄就要200、400、800多元,我还是喜欢一次收30多元的治疗费给村民们看病。”靳书申说。

     当被问到从医15年有没有遇到医患矛盾时,靳书申给了记者否定的答案。“村民都很淳朴,你给他们治好了病,他们都会用最真挚的方法表达感谢。一次,我治愈了一位脊椎病患者,为此,他的当小学老师的女儿还特意为我写了一篇题为《最美乡村医生》的文章。我感受到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这比赚钱更让人快乐。”靳书申的喜悦和骄傲溢于言表。

    建起新卫生室 守护村民健康

    靳书申卫校毕业后,就到村里当了一名村医。看到专业院校毕业的靳书申自愿回村为村民守护健康,一户村民腾出自己家的老房子,让靳书申免费使用。就这样,老房子成了村里的卫生室,靳书申是卫生室唯一的医生。村民有个头疼脑热、感冒发烧的小病,不出村就能看病,感冒两三元钱就能看好。村民们都说,钱花的少了,也不用出村跑腿了。

    15年过去了,当初的村卫生室已破旧不堪。到了雨季,屋地潮湿得直冒水,遇到大雨,屋内滴个不停。近几年,国家对建设村卫生室加大了扶持力度,靳书申打算在村里建一所标准化卫生室,馆陶县政府对靳书申的想法给予了很大支持,拨出3万元建设资金,靳书申自己又筹措了一部分资金。听说靳书申要为村里盖新卫生室,村里为靳书申免费提供了建设用地,盖房时,很多村民纷纷赶过来帮忙。2013年8月,新卫生室正式投入使用。

    此外,靳书申还为西留庄村和旺庄村的村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为村民测量血压,并查问村民身体健康情况。靳书申说:“乡村的医疗卫生,预防是关键。我计划在村里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把一些常见病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讲解给村民听。”

    15年来,靳书申用最少的费用治好病人的病,他说:“农村需要医生,不管自己经济上多困难,我愿为村民坚守一辈子。” (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