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A型血互助团”接力 用爱心谱写生命传奇

2012年02月27日

    阜阳农村5岁男孩王君耀,患了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急需A型血小板。危急之际,合肥一群网友挺身而出——

  近日,记者和省和合肥市文明办工作人员一同,来到安医二附院11楼的病房,看到了暂时脱离生命危险的小君耀。

  从去年11月份开始,为了帮助患病的小君耀,在合肥原本素不相识的一群人,因为一条求救的微博而走到一起,成立了“A型血互助团”,结成了“A友”。目前,“A友”已有160名,年龄从60后到90后,他们“排班”接力捐献血小板,用爱心谱写了一段生命传奇。

  “A型血小板,就是小君耀的命”

  “感觉像梦一样,一群素不相识的人为了君耀献血、捐钱、捐物……原本濒危的生命,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小君耀的父亲王勇敢说。半个月之后,王勇敢带着小君耀去上海做骨髓移植手术,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小君耀将与那些梦魇般的患病日子彻底告别。

  2007年12月3日,王君耀出生在阜阳市临泉县于寨镇余小桥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王勇敢在合肥打工挣钱,母亲于聪在家带孩子,一家人虽不富裕,但却是温暖的、幸福的。然而,小君耀一周岁那年,身上忽然起了很多紫斑,经常流鼻血不止,后被安医二附院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A型血小板是王君耀的命,现在每隔10天就要输一次血小板,要不然他的鼻子、嘴巴、眼睛都会出血,根本止不住,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主治医生王宁玲说。让人揪心的是,血站里的A型血小板储量一直不多,要输血小板时,往往不能及时输得到。

  一家三口都活得艰难,王勇敢没日没夜地打工赚钱,有时骑着自行车就睡着了,一头栽到路边的沟里:于聪一天就吃两个馒头,生活费不到一元钱;而最艰难的是,王君耀每隔十天就要输一次血小板,每一天都过得心惊肉跳。

  2011年12月4日晚上9点,合肥网友“老毕”无意间点开了“男孩王君耀”的微博。从此,一群陌生人,点亮了王君耀的生命之灯。

  “我看到小君耀吐血的照片,心里特别难受,坐立不安。 ”网友“老毕”,真实姓名叫毕文双,是合肥财经职业学院的老师。看到微博后,他立刻搜集关于“王君耀”的一切信息和相关报道,经过3个小时的甄别真伪,夜里11点多,他打通了王勇敢的电话,约定第二天去为小君耀献血小板。

  此后,“老毕”联合 “旌阳”、“蔡靖”等微博网友,在网络上成立了“A型血互助团”,定出献血“排班表”,专门为小君耀轮流提供A型血小板。

    “献血陌生人,都是小君耀的再生父母”

  龙年初四那天,“A友”胡雪婷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医院。 “我在成都上大学,只有寒暑假在合肥,我要利用春节假期把血小板献给小君耀。 ”胡雪婷笑着说。胡雪婷父亲也是A型血,陪着胡雪婷一起来献血小板。他告诉记者,胡雪婷为了献血小板,每天都早早睡觉,避免熬夜,忌辣忌腥,连走亲戚都放弃了,今天来献血小板,跟中奖一样高兴。

  “旌阳”是合肥市政府的一位公务员,年近五十岁的她,因为贫血,不具备献血小板的身体条件,但是她为了救命的血小板,也在不停地忙碌着。每天只要一有时间,她就去合肥中心血站,为自发前来献血小板的“A友”服务。“采集好的血小板,只能存放5天,我希望互助团献的血小板,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不愿意透露真实姓名的“旌阳”说。

  “我们彼此都不认识,但只要出现在‘排班表’上,都会准时准点地出现,从来没有一位网友爽约,从来没有!”“老毕”介绍说。在接下来几期的排班中,考虑小君耀到上海去做骨髓移植手术,“排班表”上的“A友”以生活工作在上海的网友为主。

  王勇敢说,目前已经找到了配型的骨髓,最快2周后就可以去上海做手术了。 “小君耀不是我一个人的孩子,他的血管里流着好心人的血,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好心人,连声谢谢都没机会当面说的陌生人,他们都是小君耀的再生父母。 ”瘦小而坚强的王勇敢,一瞬间眼睛有点红。

  “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参加互助团,帮助更多的患儿”

  “救小君耀有希望了,我们每个‘A友’都很高兴,但我们发现有很多像小君耀的患儿,急需救命的血小板,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参加互助团,帮助更多的患儿。 ”老毕说,每次去小君耀的病房,心情很复杂,其他患儿父母的“羡慕”眼神,让自己心里很沉重。

  血小板很珍贵,很多患有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的患儿,需要血小板时,经常无法得到及时的保障。据了解,2011年,合肥的血小板需求大约在10000个治疗量,实际上采集7000个治疗量左右。

  “需要1个小时10分钟,才能采集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合肥市中心血站主管技师王仕刚介绍说。记者在特制的存备器皿里看到,黏稠、厚重的黄色液体,装在特制的袋子里,就是救命的血小板,然而采集血小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采集时间长,设备要求高,对捐献者的要求也很高,所以合肥血小板的储量一直不多。

  “‘A型血互助团’是因小君耀在合肥发起成立的,现在影响越来越大,连香港的艺人也在为骨髓移植手术费用而努力。 ”老毕说。

  如何让更多的患儿感受到生命曙光,是互助团面临的思考。

  继小君耀之后,来自金寨农村的漆小雅是互助团关注的又一患儿。 “漆小雅同样需要A型血小板来救命,虽然互助团是因小君耀而诞生,但我们不希望他是最后一名我们所帮助的患儿。 ”“旌阳”希望政府能把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纳入到大病救助范畴,希望更多的人参与献血小板的队伍中,让更多的患儿得到有效地救治。(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