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英雄战士邰忠利:兴安岭上挺拔的松

2011年11月11日

    2009年8月15日晚的黑龙江边,孩子们用点燃的白蜡烛在江堤上摆成“心”形图案。“邰叔叔,回来吧,我们在这儿为您照亮呢!”稚嫩的童音,伴着烛光融入满天星斗。
    6天前,为了抢救一位落水者,他与几名战友一道沿江巡逻,突然听到有人落水的呼救声。他迅速冲向出事地点,纵身跳入大江。
    然而,他的最后一跃,却是冲向青春与生命的终点,年仅23岁。
    他叫邰忠利,沈阳军区边防某团蒙古族士官,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

    【深度阅读】

    纵身一跃,跃上人生的高峰

    茫茫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苍鹰高飞、骏马奔驰。蒙古人的血脉,给了邰忠利宽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性情。2005年12月邰忠利从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参军。一来到部队,这个朴实、精壮、高大的小伙子,就像青苗栽进沃土,雏鹰立上高枝,迅速茁壮成长:
  2006年、2007年,他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2008年被评为团“古驿精兵”;2009年7月被省军区表彰为“优秀共青团员”。在军事训练、边防执勤、执行重大任务中,他总是冲锋在前,不断跃进。
  然而,他的最后一跃,却是冲向青春与生命的终点。
  2009年8月9日下午4时,在呼玛县采摘山货的张文礼夫妇到黑龙江边休息、垂钓。忽然,钓鱼竿一歪,被水流冲走。张文礼急忙探身去捞,堤陡苔滑,一下子就滑落江中。由于护堤是斜坡而且很滑,张文礼越蹬离岸越远、越扑腾下沉越快……
  尽管是8月,黑龙江水仍然很凉,不谙水性的张文礼拼命挣扎……妻子见状,惊恐地大叫“救命啊——救命啊——”
  此刻,作为连队代理排长的邰忠利,率领5名战友正分组沿江发放有关边防要求的宣传单。走在最前面的他最先听到呼救声,最先冲向呼叫地点。
  从江堤下冲到江堤上,他疾如闪电。为节省时间,他边跑边脱掉上衣,蹬掉鞋子,赶到张文礼的落水地点后,毫不犹豫地一个飞跃,纵身入水救人。
  就在张文礼生死一线之际,邰忠利赶到他身后,奋力将他推向岸边。
  在汹涌的急流之中,绝望、迷糊中的张文礼一阵挣扎,当另两名战士赶到现场,拉住张文礼时,邰忠利却已因精疲力竭,被卷入漩涡之中……
  为抢救邰忠利,部队迅速展开搜寻。呼玛的政府、群众也纷纷出动,全力寻找。下游捕鱼点是邰忠利执勤、驻勤的地方,不到半小时,所有渔民都闻讯赶了过来。9户渔民的11条渔船从早到晚进行拉网式搜寻,一干就是6天!
  邰忠利的壮举,感动了对岸的俄军。他们破例放宽中国渔船搜救的范围,还出动巡逻艇、军犬进行搜救。8月15日,在下游134公里处的俄方岸边,俄军搜救人员首先发现了邰忠利的遗体并交给中方。
  其实,这已经不是邰忠利在危难关头的第一次跃起了。
  部队驻地的羊草沟村,有个叫胡兆娥的老妈妈。她清楚地记得,那年8月,邰忠利驻勤就住在她家,当时有个叫蒋鹏的四川籍4岁男孩儿在江边滚动小轮胎玩。结果,轮胎滚落到江中,男孩也追到了江里,是邰忠利跳进江里把孩子救上了岸。
  “邰忠利是我们家的恩人啊!他去年就从火海里救过我媳妇的命啊!”察哈彦村王春水哭着说。2008年4月,王春水家失火,妻子卧病在床,只有姑姑陪着。当时两人正在屋里睡觉。在此地驻勤的邰忠利发现后,第一个冲进屋里,把她们救了出来,眉毛、头发都烤焦了,皮肤也燎起了泡。
    四连驻地金山乡友谊村村民张红军向记者介绍:2006年10月13日,邰忠利和战友吕游参加集训结束后返回连队,搭乘张红军的车。没想到,走到半路时,张红军脑溢血发作,是邰忠利把他送到呼玛县医院。并拿出身上仅有的500元钱交了押金,在住院单“与患者关系”一栏上,邰忠利郑重填写的是“亲人”二字!
  呼玛镇三村马占成的孩子迷路后,是邰忠利帮他找到并送了回来;十八站鄂伦春族福利院的魏双奎等老人,呼玛一中受邰忠利资助的学生冯子梦、石传洋等,也都记得邰忠利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的挺身而出……
  送别邰忠利时,黑龙江呼玛段的船艇汽笛长鸣,全城车辆停止,行人伫立,人们在雨中打起“邰忠利,人民的好儿子一路走好”等横幅,泪水溅湿了胸前的白花。
  为人民利益冲锋陷阵而死,得到广大群众的真情纪念,这难道不是人民子弟兵的最高荣耀?邰忠利牺牲后,有一首歌曲在部队唱响:《战友啊,你是兴安岭上挺拔的松》。歌中唱道:你的纵身一跃,跃上了人生的高峰……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