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债夫还显诚信 就是欠债也不收贿赂
2011年12月16日
当年,由于妻子的一时兴起,他们背负了近20万元的债务。
爱人失业了,父母年迈了,孩子尚还幼小,而且,岳父母那里有时也还需要接济。
那一年,他月工资才400出头。
于是,一个原本殷实的家庭,笼罩上了欠债的愁云。
当妻子因为不想拖累家庭,提出离婚时,他断然拒绝了。他说:“妻债夫还,原就是天经地义的”。
他是李郁林,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中学德育室主任,高级教师,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
李郁林(中)和学生在一起(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深度阅读】
李郁林原来的家庭经济比较殷实,父亲是退休教师,有一定的退休工资,爱人在镇上经营一家批发店,生意也还红火。可天有不测风云。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由于受经济过热的影响,妻子借款近20万元,与他人合资开发宅基地,后来全省经济陷入低潮后只能低价出售,2000年,众人分摊债务时,其爱人留下了近20万元的巨额债务。
一、妻债夫还,原就是天经地义
批发店转让了,也无法填补窟窿。老父叹气,老母垂泪,妻子痛哭几天后提出离婚,不愿债务连累一家人。“妻债夫还,那也是天经地义。我不同意离婚,两人都扛不起,你一个人还能还得清吗?”李郁林回答得斩钉截铁。
那一年,他月工资才400出头,而债务是近20万。爱人失业了,父母年迈了,孩子尚还幼小,而且,岳父母那里有时也还需要接济。
李郁林和妻子关起门来,把所欠的债务理了一遍,拉出了张清单,然后带着妻子到债主家中,一家家地说明情况。他跟债主表明一分不欠地还清债款的决心,了解债主资金急缓的情况,把所有债主按急缓重轻做了个排序。就这样,李郁林就拿出微薄工资中的大部分,每月按计划送到债主手中。为解决家庭生活困难,他在渔港码头给爱人找了份零工,帮渔货商装卸鱼货,挣三百两百补贴家用。
二、就是欠债,也不能收你好处
白马井中学有着4300多名学生,是许多教学辅导材料经销商重点光顾的学校。李郁林是学校的中层领导,自然有不少经销商把他当作“攻关”对象。一次,一个思想道德教育辅导材料的商人提着一小袋水果敲开了李郁林家的门,不谈推销,只聊一些学校德育的想法。临走时,李郁林让客人把水果带走,对方说几个芒果只是作客的礼节而已,摆脱李郁林的手就走了。客人走后,李郁林打开一看,里边卧着个信封,打开一看,里边装的是1000元,他赶忙追了出去,把信封塞回客人的口袋里。“收下吧,拿着还债去。”路过的一位熟人看到这一幕,笑着劝跟他说。李郁林坚定地摇了摇头:“就是欠债,也不能收这样的钱。”
去年,李郁林的一个堂哥到学校里来找他谈就近入学的事。这堂哥就是让李郁林“不用还钱”的亲友之一,他家里遇上了几次急事都向外人借钱了,也不曾问郁林讨过债。堂哥往李郁林怀里塞了个红包:“他们知道你的难处,如果要请校长吃个饭什么的,不能让你破费了,省下的你就留着。”李郁林知道,他开口跟哪个班主任一说,这事可能也就办了,这钱也就省下了,这一个月妻子就可以不用那么辛苦地搬运鱼筐了,但他还是把红包退给了堂哥:“哥,你知道上级的规定,咱不能让校长、班主任犯难吧?而且欠债咱也不能用这钱还,你说是吗?”堂哥叹了口气,无奈地走了。
三、生活再难,绝不能误了工作
李郁林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他以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作为行为规范,追求“以德立身”,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对学校负责,对同事负责,对学生负责,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生家长保持诚信,对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真心和学生交朋友,发挥思想政治课老师和德育工作者应有的作用。他和学生坦诚交流,耐心听取学生倾诉,用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和诚实守信感染学生,学生亲切称他为“亲爱的大朋友”。
现在,李郁林已经还债17多万元,余下的都是至近的亲友的债务,亲友们都让他算了,但他还在算着账,计划在2011年底把所有的债务还上。学校领导看他工作量大,计划安排他爱人到学校干勤杂工,既有稳定收入,又能照顾生活,但他却把机会让给了其他爱人没有职业的老师。这些年来,他先后获得了“儋州市青年骨干教师”、“儋州市先进班主任”、“市德育工作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