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阳飞宇:用孝心创造生命奇迹
2012年01月13日
父亲被诊断出患有肾衰竭和肺结核,可家里一贫如洗;
1988年出生的男孩卖掉唯一的房子,给父亲治病,带父亲上学,他说自己决不放弃,因为希望永不灭。
他一步也不敢离开父亲,他说要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激励父亲生的希望。
他用孝心创造了生命奇迹,用稚嫩双肩撑起了在风雨中摇曳的家。
他是曹阳飞宇,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
【深度阅读】
曹阳飞宇是南平市光泽县人,8岁那年失去母亲,父亲到处打零工维持两人生计。
2009年1月25日,大年三十。这也许是这个80后男孩生命中最黑暗的一天,与他相依为命的父亲突发重病,医生诊断为“血行性播散型肺结核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父亲随时可能因重病离世。当时曹阳飞宇正就读于三明学院外语系08级英语本科B班。
曹阳飞宇说,父亲的身体一直不好,常年的工作劳累导致父亲落了一身的病痛,可是父亲为了省钱,供他读书,从来都不肯上医院。当病痛发作时就到药店买些药吃。多年来,他一直都为父亲的身体担忧,现在父亲真的病倒了。
家里没有一点积蓄,怎么办?飞宇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卖掉唯一的房子给父亲治病。飞宇说,房子是身外之物,可父亲的生命,才是他最宝贵的财富。
2009年1月30日,是飞宇的父亲曹火生的生日。从小到大都没过过生日的飞宇,准备给父亲过一个生日,帮父亲打打气。飞宇买来一个8元钱的小蛋糕(后来他偷偷告诉记者,蛋糕挺贵的),带到了病房。点上蜡烛,扶起父亲,他给爸爸播放了生日歌。那天,空荡荡的病房,只有父子俩对着蜡烛。
飞宇很想哭,但看着父亲,他强忍住眼泪,不断告诉自己要比父亲更坚强。他用勺子一口一口将蛋糕喂给父亲。
极少吃蛋糕的父亲,脸上强露出笑容。
考虑到光泽老家没有血透机,2月份开学后,飞宇就带着父亲到三明,边给父亲治病边上学。
曹阳飞宇在学校旁边租了间房,每天早上6点,飞宇准时起床。他做好早餐,喂父亲吃下才去上学。他跑到附近的市场,买了菜就跑回家———父亲在等着他照顾。晚上8点,飞宇看到父亲睡下后,开始“啃”课本。父亲晚上总睡不好,每天深夜都醒来好几次。父亲一醒,飞宇也跟着起来,给父亲测体温、喂开水、扶父亲上厕所。
父亲住进三明市第一医院后,每天飞宇要坐四十多分钟的公交车,中途还要转一次车才能到医院。父亲生病后情绪低落,飞宇一步也不敢离开,他陪父亲聊天,给他打气。
“我的体力和精力可以透支,因为我还健康,但是父亲却不能再有半点闪失,那已经是一个脆弱的生命,我要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激励父亲生的希望。”飞宇说。
父亲的身体好了许多,甚至体检各项指标渐渐接近正常人;男孩说,他相信爸爸一定会好起来的,只要坚持,就一定能走下去。
飞宇回到学校不久,他带着病重的父亲上学的消息就在学校不胫而走,全校的师生开始给飞宇捐款。一放学,同学们纷纷来到飞宇的出租房内,帮助飞宇买菜煮饭,陪他父亲聊天,同学们为了给飞宇的父亲补充营养,特意买了肉,炖好汤给飞宇的父亲。
2009年,曹阳飞宇被推选为“感动福建十大人物”,2010年2月,荣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2011年9月,荣获“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在2012年开始的时候,曹阳飞宇告诉记者,自己的事迹见报后,社会各界的关怀与爱心都纷纷涌向他,捐款多达30多万元。为此,学校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资金账户,管理这笔爱心款。学校为他提供了勤工俭学的岗位,自己也经常做家教,这两部分收入足够支持日常学习生活开支,所以他没有动用爱心款,爱心款支出部分,全部用于父亲的治疗。
曹阳飞宇说,父亲病情有好转,肺结核已痊愈,肾病也在恢复中。2010年国庆后,生活基本可以自理的父亲执意要回老家,他为父亲在老家租了间小房,将父亲送了回去。“我马上要走上工作岗位了,爱心款还有剩余部分,我已经跟学校领导提出,转捐给那些品学兼优但生活有困难的同学。”
“父亲的最大心愿是看着我找到一份好工作,顺利成家立业,我已经向这个目标迈出了第一步,父亲很高兴。新的一年,我希望父亲的身体越来越好。自己有了稳定收入后,会尽己所能回馈社会,多参加公益活动。”曹阳飞宇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