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炮兵班长王忠心的无悔人生
2012年11月01日
“入伍26年,当了22年班长,操控3种型号导弹,带出3个‘明星’……”
在不久前召开的第二炮兵基层建设工作会议上,王忠心大嗓门的“开场白”,引来与会代表一阵惊叹。
聆听王忠心事迹报告,精湛技术令人敬佩,带兵之道给人启发,一串荣誉更是催人奋进——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共产党员、第二炮兵好班长标兵,3次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
今年9月中旬,解放军总政治部下发通知,号召全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学习王忠心的先进事迹。
从来不出错的传奇兵
导弹测控是对导弹进行“全身体检”,技术性高、专业性强,涉及高等数学、高能物理、微电子技术、机械识图等20多个学科,号手一直由干部担任。只有初中文化的王忠心,能成为“士兵测控指挥长”,这条路走得相当不易。
20年前,他几经努力,终于把某型导弹学懂弄通,当上测控班长。可刚刚“露脸”,导弹武器更新换代,王忠心又和新兵站到同一“起跑线”上。当一张张“控制图”刻进脑子,10多万字操作规程熟记于心后,老兵再次成为全旅唯一的“兵教员”、唯一的战士测控指挥长。
老班长“功成名就”,本应松口气。哪知,军队现代化“快车”加速,王忠心所在旅导弹武器再次换型。常言道,人过三十不学艺。王忠心不信邪,《计算机技术与应用》、《高能物理在导弹上的应用》、《脉冲数字电路》等书籍,被他一本本“消化吸收”,成为全旅熟练掌握新装备测控专业“第一人”,精通19个新型导弹测控岗位。
三级军士长王国胜至今仍记得4年前新装备训练的一个情景。在训练场数百双目光的注视下,王忠心递给他一根电缆让他练习2000次插拔电缆插头。“如此简单的动作也要专门训练,该不会是故意整我的土招法吧?”王国胜嘴上不说,仍觉得情面难堪。
王忠心没言语,让王国胜站在测试操作间一侧,自己纵身跑向不同战位,手腕粗的电缆插头在他手中如仙女织布,针线飞舞,不到10分钟,数百个电缆插头悉数对接完毕。
“你去按照型号标准挨个检查一下!”王忠心一句话惊醒了发呆的王国胜,连忙拿着标准参数逐一对比,几十圈查下来,服了,不同型号、不同类别、重达数十公斤的上百根电缆,普通号手耗时几个小时也绝非易事,而这位传说中的“操作王”仅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使数百个插头全部精准到位,若非亲眼所见,实在令人难以相信。
“号手操作动作要求稳、准、精、细,武艺来自千百次训练,不管武器装备如何升级换代,我们号手始终要确保战位‘零差错’、‘零失误’!”王忠心的话让王国胜瞬间懂得了“号手”的意义,对眼前这位传奇人物有了真正的认同感――
王忠心当兵26年,操控3种型号导弹,参与编写20多种专业教材,执行重大训练任务25次,参加实装操作1270多次,从未下错一个口令、做错一个动作、连错一根电缆、报错一个信号、记错一个数据、按错一个按钮。
带出一批军中明星
班长被称为“军中之母”。当了22年“军中之母”,带了多少兵,王忠心说不准。但在他带过的“70后”、“80后”、“90后”三代兵中,有3个名扬全军的先进典型,他倒记得清清楚楚。
高明,北京大学第一个在校参军的大学生士兵。王忠心主动把高明要到自己班。既帮他“扬长”,又为他“补短”,使高明军政兼优,成为全国重大典型。
1996年3月,营长把大学生士兵徐海波交给王忠心。王忠心摸清底细后,通过营连请示旅领导,给徐海波配备电脑,申请专项经费。徐海波先后开发出旅指挥自动化系统等多项科技成果,1999年被第二炮兵授予“科技练兵模范战士”荣誉称号。
副旅长王治基,也曾是王忠心的“得意门生”。为了带好他,王忠心没少下功夫,硬把一个“门外汉”带成第二炮兵“十大砺剑尖兵”。
22年,王忠心带出200多名技术尖子,12人当上干部,6人走上旅团领导岗位。
遇到难题都想听听他的意见
从2000年开始,旅里发挥王忠心技术优势,安排他给新任干部讲授导弹技术第一课,他一讲就是12年,满身“功夫”都传授出去了。前年,基地领导到旅检查工作,发现王忠心不但“做功”好,“讲功”也高,就让他给全基地新毕业大学生干部讲课,这一讲又是近3年。
王忠心“艺高胆大”,专业上敢于较真。那年,第二炮兵组织首届军事技术大比武。他作为“种子选手”参赛,“这一仗”打得却不光彩。两道重点题,王忠心很快答完,可一对“标准答案”,都被扣了分。他给“标准答案”挑毛病,和现场考官争论一小时。过后,几位院校教授对个别“标准答案”进行“复议”,发现“王老兵”指出的问题都很准,暗暗佩服他。
“名声”留在考场,辐射还在扩大。一次装备整修,一枚导弹测试时“卡壳”。厂家技术人员排查3昼夜,硬没解决问题。请来该型武器系统设计师,又找3天,还未确定故障点。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王忠心说出想法:症结也许出在电缆连接上。原来,专家们盯着弹体“做文章”,恰恰忽略了“连接点”。按王忠心的判断再检,果然“手到病除”。从此,无论是装备科研部门专家,还是生产厂家技术人员,遇到难题都想听听“王老兵”的意见。多年来,他成功处置武器装备技术故障70多起,编写的《测控专业故障分析》,成为导弹号手必修课。(人民日报)